(
课件网)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课时 显微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直径小于0.1um的细小结构称亚显微结构,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结构称之为显微结构。 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 极限放大是2000倍 最大放大倍率超过300万 课本P10“大肠杆菌电镜照片”及课本P48 目镜 镜筒 物镜 转换器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柱 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物镜 目镜 2、目镜与物镜的区别 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G H I A B C D E F 下列组合中,观察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 F、 I 小练习 3、(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取镜 安放 对光 压片 调焦 观察 3、(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低倍镜 高倍镜 找 移 转 调 练习1 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B.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C.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D.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练习2 观察水绵细胞时,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 ( ) A.变大、变多、变亮 B.变大、变少、变暗 C.变小、变多、变亮 D.变小、变多、变暗 A B 练习3. 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D 小技巧:把纸张旋转180°直接观察 F F (3)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 例1:bpdq 例2: (3)物像移动方向:偏哪移哪。 练习4. 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往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你应该把载玻片往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A.甲 B.乙 C.丙 D.丁 C (6)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或体积(圆形:放大的是直径)。 细胞单行排列 细胞均匀分布 一行细胞数量变化———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充满圆形视野—--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练习5.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l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B.面积放大400倍 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练习6 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观察到64个细胞排成一排,若目镜不变,物镜转换为40×,则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为( ) A . 16 B. 8 C. 4 D. 2 练习7 若该题中64个细胞排成一排,改成充满视野,则换40×物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为? A A 4 移动装片 污物移动 污物不动 在装片上 转动目镜 污物移动 污物不动 在目镜上 在物镜上 (7)判断污物存在位置的方法: 练习8:显微镜视野中有甲、乙、丙三个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移动;然后转换物镜,见三异物仍然存在。则三异物可能存在于( ) A.目镜和物镜 B.物镜和装片 C.目镜和装片 D.目镜和反光镜 C 巩固练习 1、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甲、乙一端无螺纹,丙、丁有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镜头组合(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2、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A C 3、功能完好的显微镜,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一般( ) A.先用粗准焦螺旋,后用细准焦螺旋 B.只用粗准焦螺旋 C.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 D.先用细准焦螺旋,再用粗准焦螺旋 4、一个细小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