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4680

2.2基因在染色体上课件(共32张PPT、含1份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日期:2025-04-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297561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视频,必修,人教,生物,学期,高一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1866年,孟德尔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1909年,约翰逊给“遗传因子”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做“基因”,人们意识到遗传因子(基因)是客观存在的。 基因,你究竟在细胞的哪里呢? 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 其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 【历史回顾】 1891年,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的行为也大白天下 孟德尔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 遗传因子 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遗传因子 发生分离,分离后的 遗传因子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问题探讨】 请尝试将下面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 基因 基因 基因 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你觉得这样替换有问题吗? 由此你联想到什么? 1. 内容: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N=24 精子 12条染色体 卵细胞 12条染色体 受精 作用 体细胞 24条染色体 减数 分裂 蝗虫子代体细胞中的这24条染色体,按形态结构来分,两两成对,共12对,每对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一. 萨顿假说 比较项目 遗传因子(基因)的行为 染色体的行为 传递中 的性质 杂交过程中保持: _____ 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 . 体细胞中 存在形式 _____存在 _____存在 在配子中 存在形式 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_____ 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_____ 体细胞 中的来源 成对的遗传因子 一个来自_____一个来自_____  同源染色体 一条来自_____一条来自_____ 形成配子 组合方式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 非同源染色体: _____ 自由组合 完整性和独立性 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成对 成对 一个 一条 父方 母方 父方 母方 自由组合 2. 依据: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看不见 染色体 基因在染色体上 推理 基因 看得见 Dd D d 平行关系 3.方法: 类比推理法 萨顿将看不见的基因和看得见的染色体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大胆推理出了一个伟大的结论。 一. 萨顿假说 减数分裂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高 茎 高 茎 矮 茎 高 茎 D d D D d d D d d d × 减数 分裂 受 精 减数 分裂 高 茎 减数 分裂 P 配子 F1 F1配子 高茎 矮茎 F2 d D d D D D D D d d 思考:依据萨顿的理论,请在课本30页“思考讨论”图中的染色体上标出基因符号 【思考探究】 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 C.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D.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 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和萨顿的假说遭到同时代的遗传学家摩尔根的强烈质疑。 我不相信孟德尔,更难以相信萨顿那家伙毫无事实根据的臆测! 摩尔根的这种大胆质疑,科学务实的研究精神是值得我们努力学习的。 我更相信的是实验证据,我要通过确凿的实验找到遗传和染色体的关系! 我是一个文明有风度的黑粉! 我要设置一个实验,自己探究生物的遗传与染色体到底是什么关系! 红眼果蝇 白眼果蝇 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材料选对了就等于实验成功了一半” 1. 遗传学实验材料———果蝇的优点: ① 个体小,易饲养 ② 繁殖快,后代多 ③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④ 染色体少,易观察(4对) 托马斯 · 亨特 · 摩尔根 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Ⅱ、Ⅲ、Ⅳ)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雄果蝇:XY 雌果蝇:XX 注: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常染色体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