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知识梳理——— 古诗词诵读(7~10) 古诗词诵读(7~8) 作家 作品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宋代诗人。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有《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 王观,字通叟,宋代词人。宋神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因所赋《清平乐》词忤怒太后而被罢职,遂自号“逐客”,有人叫他“王逐客”。 古诗词诵读(7~8) 会认字 多音字 续表 bǔ(卜算子) bo(萝卜) 卜 héng(横竖) hèng(蛮横) 横 古诗词诵读(7~8) 佳句品味 1. 应怜屐齿印苍苔齿,小扣柴扉久不开。 解读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大概是不想让青苔上落下木屐的痕迹吧,敲了半天门也不见有人来开门。这两句诗交代了诗人访友不遇,无法观赏园内景色。诗人将主人不在家说成是怕“我”踩坏了青苔而拒绝“我”,写得幽默风趣,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善解人意和怜春、惜春的情怀。 续表 古诗词诵读(7~8) 佳句品味 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解读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可是满园子的春色却不是一道门能够关住的,正有一枝红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来。这两句诗不但说明春色是锁不住的,红杏终究要出墙来;同时,“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了,形象地反映了春天万物蓬勃的生命力。诗人游园没有遇到主人,本来觉得很扫兴,但诗人看到了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并由此联想到满园的春色,心情不禁愉悦起来。 续表 古诗词诵读(7~8) 佳句品味 3.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解读 这两句词的意思是水就像流动的眼波,山就像聚拢的眉峰。这里借景抒情,化无情为有情,将山水塑造成也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 4.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解读 这两句词的意思是想要问朋友将要去哪里,正是那有山有水的浙东之地。这里运用设问,点明了好友此行的目的地。 续表 古诗词诵读(7~8) 佳句品味 5.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解读 这两句词的意思是才刚刚送走了春天,现在又要送你走了。“才始送春归”点明这里的春刚逝去,说明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别恨,心里就更痛苦了。 6.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解读 这两句词的意思是如果你到了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可一定要和春天同住啊!这两句是词人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 续表 古诗词诵读(7~8) 背诵 段落 背诵课文:《游园不值》写了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写了词人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的情景。 文章结构 《游园不值》前两句写扣柴扉不开的扫兴,后两句写看到红杏出墙的喜悦。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下片直接抒发离愁别绪。 续表 古诗词诵读(7~8) 中心主旨 《游园不值》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说明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一切束缚,蓬勃发展。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描写词人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的情景,先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后直抒胸臆,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祝愿。表达了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 续表 古诗词诵读(7~8) 重点 难点 你觉得《游园不值》中提到的“春色满园”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呢? 可能会是这样的景象:院子里百花争艳、五彩缤纷,红色的杏花、洁白的李花、金黄的迎春花、粉色的芍药花、紫色的月季花……一切都那么生机盎然:杏树高高地举起“鞭炮”,喜迎春姑娘的来临;李花迎风绽放,飘出浓郁的芳香;月季花也张开笑脸,对着天空高歌;还有许多花含苞欲放,正在明媚的春光里做着香甜的梦。嫩绿的小草把整个院子的地都铺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