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8631

24古人谈读书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28967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人,读书,课件,3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古人谈读书》 你知道“古人”在文中具体指的是谁? 生平介绍: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人,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助学资料 朱熹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chǐ下问。 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我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qǐn,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博闻强识 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chǐ下问。 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我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qǐn,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同“智”,读zhì 喜好 huì 读好停顿,学会断句 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①也。 敏②而好③学,不耻④下问⑤。 默而识⑥之,学而不厌⑦,诲⑧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⑨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我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注释: ①【知】同“智”智慧 ②【敏】此处指聪敏 ③【好】喜好 ④【耻】以……为耻 ⑤【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⑥【识】记住 ⑦【厌】满足 ⑧【诲】教诲 ⑨【敏】此处指勤勉 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懂得。 就是。 同“智”,智慧。 句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是孔子的学习态度,告诉我们读书、学习要实事求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敏。 喜好。 以……为耻。 句意: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是孔子的学习态度,告诉我们要勤奋学习,多发问。 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默。 记住。 满足。 句意: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知满足,教诲别人从不厌倦。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说的是学习,“诲人不倦”说的是教育。孔子认为,教育别人不仅是在传播知识,还是巩固所学的一种方法。 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爱好古代文化。 勤勉。 句意:我不是生来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靠勤勉求得知识的人。 这是孔子求学的态度,告诉我们学习要勤勉。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好像,就像。 赶不上。 还。 句意: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怕会失去。 这是孔子的学习态度,告诉我们学习要有进取心,不能懈怠。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曾经。 睡觉。 用来思考。 句意: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思考,发现这样做并没有什么好处,不如学习。 这句话写“学”和“思”的关系。孔子主张学思并重,这里的“以思,无益”并不是思考没有用的意思,而是说“思”要建立在“学”的基础上,要将思考和学习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进步。 益处,好处。 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