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9518

2024-2025学年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4069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训练,专项,阅读,文阅读,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八年级下册统编版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小题。 【材料一】 阅读是一个人获得知识、滋养精神最有效的方式,然而阅读也有“深”“浅”之分。 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式,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为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这种阅读方式如今广为流行。深阅读是指对有价值的作品进行反复揣摩、深刻思考的阅读,如沉浸在一部纸质经典书中的阅读。深阅读的过程既是汲取知识的过程,也是质疑、探究,形成更深层价值取向、实现精神跨越的过程。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材料二】 [注]数字化阅读方式有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 数据来源于《2022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和《2023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今浅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阅读方式之一。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浅阅读流行的背后有着多方面原因。数字阅读工具的普及,让人们能够将碎片化时间高效利用起来。无论是在公交地铁上,还是午休间隙,掏出手机或平板,就能轻松获取海量信息,这种便捷性是传统阅读难以比拟的。浅阅读的文本融合了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元元素。视觉图像摆脱了高度抽象的文字束缚,读者无需繁琐的文字解码过程,仅凭视觉感受就能轻松理解内容,阅读体验更加直观生动。浅阅读几乎没有门槛,不依赖阅读者的语言文字功底和文化知识储备,只要具备基本的视觉感知能力,就能参与其中,整个过程轻松愉悦,没有负担。 浅阅读多是标题浏览式、内容跳跃式的阅读,这种浅显化、碎片化的阅读,导致读者语言运用能力弱化,知识难成系统。浅阅读中,读者只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量地占有信息。这种功利性的阅读心态,使读者对外来信息只简单接受,缺乏主动积极的思考,浅尝辄止。同时数字阅读中各种各样的链接和音像让青少年很难养成集中精力阅读的习惯,弱化了他们的专注力和阅读理解力。浅阅读一旦成为习惯,必导致思考力和文化感受力的萎缩。 (选自王晓敏《数字语境下“浅阅读”利与弊的辨析》有删改) 【材料三】 著名心理学家内尔发现,当读者进行深阅读时,阅读速度会变慢。这使得读者能通过反思、分析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从而丰富阅读的内容,看到文字背后的思想意蕴。这是一种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体会的阅读。当然深阅读不等于慢阅读。阅读程度的深浅跟阅读速度的快慢没有必然的联系,要看在阅读过程中是否有思维的深度加工。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本书,只要在阅读中思考深,或者感悟深,都是深阅读。 没有深阅读,阅读的很多内容就会成为过眼云烟。只有深入思考,深度挖掘,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也才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深阅读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比起浅阅读来是呈几何增长的,今天快节奏的生活和一部分人的浮躁情绪,让深阅读变得困难。 怎样才能深阅读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寻找关联 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联想,从本书的其他章节或者其他书籍里面,寻找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二、纵向挖掘 遇到一些重要或难以理解的知识,我们要去深度挖掘它背后的原理和背景知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知识融会贯通。 三、精准转化 在真正理解了书中的内容后,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整理和讲述。这是一个对书本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和整理,然后重新阐述的过程。当你进入这样一个过程的时候,你就迈进了深阅读的门槛。 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