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章 种群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 例: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B.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C.两个草原上的全部蒲公英 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杨树 E. 一片森林中全部的毛白杨 一块地里的所有三倍体西瓜 BE 注:种群不是生物个体数量的简单相加,而是由同种生物个体组成的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群体; 生态学上把在特定时间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集合称为种群; 2、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空间特征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二、种群的空间特征: 种群在空间中的位置或布局;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三、种群的数量特征 (一)种群密度 1、定义: 是指在单位面积或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集群飞迁时君主斑蝶种群密度很高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原羚种群密度很低 积极思维:如何调查某块草原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方法一:直接计数法/逐个计数法: 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个体数量较少的种群; 方法二:估算法: 调查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小,数量多的的种群; (1)样方法 ②适用范围: 植物或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蜗牛、蚜虫、跳蝻、昆虫卵等) ①概念: 通过计算若干样方中某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数,再以其平均数估算种群整体数量的方法。 ②调查过程: a、确定调查对象: 一般不选不容易计数的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植物,而选个体数目容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 丛生 蔓生 双子叶 √ b、选取样方 适用于长条地形 取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适用于正方形或不规则形地块; 取样关键: 要做到随机取样;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样方大小: 一般情况下,草本:1m×1m;灌木:4m×4m;乔本:10m×10m c、计数: 计数习惯: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 统计样方内部个体数和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植物总数; 右图中蒲公英有 株; 9 d、计算种群密度: 所有样方取平均值; 例1:某同学对某地蒲公英数量调查结果如下(样方大小为1m2),则该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约为 株/m2。 样方编号 1 2 3 4 5 株数 3 4 5 4 4 4 例2: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那么,该同学该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单位:只/hm2)? N=(4+6+8+8+9)/5=7只/m2 =70000只/hm2 (注意1hm2=10000m2) 注: ①理论上,样方数量越多,测得种群密度的数值与实际偏差越小,但实践中,取样的样方数量过多会增加实验实施的难度; ②探究行道树上某种活动能力弱的蜘蛛采用 法; ③青蛙的卵分布于水边30-50厘米处,若要调查青蛙卵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 法; 积极思维:调查一口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调查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调查树林中某种鸟的种群密度也可以用样方法吗? 若不可以,那么如何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 判断: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 等距取样 等距取样 × (2)标志重捕法: ①含义: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生活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②前提: 被标志个体与未被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 方法二:估算法: 调查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小,数量多的的种群;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 ③适用范围: ④调查过程: 捕获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