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5052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6.2.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课件(共19张PPT)+课时训练(教师卷)

日期:2025-11-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3971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济南,课件,教师,训练,课时
    课时分层训练(十三)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 1.(2023·太原期中)假如将一个自然状态下的草原生态系统与外界隔开,然后把其中的狼、鹰及周边环境中的肉食动物等全部消灭,则野兔、羊的数量将会( B ) A.持续增多 B.先增多后减少 C.持续减少 D.始终保持不变 2.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草→兔→狼”食物链,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短时间内草群数量变化的是( C ) 解析:根据食物链“草→兔→狼”分析,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则兔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因为天敌的减少而增加,进而导致草的数量减少。 3.某农田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当地有群众大量捕捉青蛙贩卖,这样会造成的后果是( C ) A.蛇的数量大大增加 B.青蛙减少了,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C.虫害严重,水稻减产 D.老鼠增加,粮食减产 知识点二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4.(2023·济宁期中)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静态平衡 B.各种生物的数量是一成不变的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保持恒定 D.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相对稳定 5.下列为4种生物在A、B、C、D生态系统中构成的食物网模式图,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是( B ) 解析:A中有3条食物链,B中有4条食物链,C中有2条食物链,D中有2条食物链。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B中的食物链数目最多,所以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是B。 6.如果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这一事实说明( C ) A.草原牧场上放养的牲畜越少越好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巨大的 C.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D.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只能稳定不变,否则就会遭到破坏 解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7.(2024·潍坊期末)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野兔、羚羊等植食性动物后,其生存数量首先减少的是( C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三级消费者 解析:野兔、羚羊为初级消费者,大量捕杀后生产者的数量增加;消费者的范围较大,以野兔、羚羊为食物的消费者减少,即次级消费者数量减少;次级消费者大量减少时,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数量才减少。 8.(2023·日照期中)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某重金属的含量示意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丁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的变化是( B ) A.甲和乙数量增加 B.乙和丙数量增加 C.乙、丙和甲数量减少 D.丙和甲数量增加 解析:题图中重金属含量从少到多依次是乙<甲<丁<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乙→甲→丁→丙。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丁的数量增加,则丙会因食物的增加而增加,甲会因天敌的增加而减少,进而导致乙增加。 9.在某岛上,狼是驼鹿唯一的天敌,而驼鹿也是狼唯一的食物来源,下列能正确表示驼鹿与狼的数量变化关系的是( C ) 解析:狼以驼鹿为食,随着狼数量的减少,驼鹿的数量逐渐增加,这是由于狼数量减少,驼鹿会因天敌的减少而数量增加;但驼鹿的数量增多,狼又会因食物充足而数量增加。两者的数量总是维持在动态的平衡状态。 10.(2024·天水期中)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B ) A.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复杂 B.引入外来物种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兔和植物数量的动态变化,该图不能反映的是( B ) A.生态系统在动态变化中保持稳定 B.生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