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礼记》 大 道 之 行 也 仁 礼 德 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天下为公”,这四个字究竟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被孙中山先生奉为一生理想?我们不妨走进《礼记》,共同寻找理想的太平盛世。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战国至秦汉间 的汇编,成书于汉代,相传是 经学家 编纂的。与《周记》《仪礼》合称“ ”,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为“ ”。 ·书中的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和美学思想,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深刻精辟的名言警句。 ·研究中国古代 的重要著作。 文学常识·温故《礼记》 儒家论著 戴圣 西汉 五经 三礼 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字仲尼,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72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思想:政治思想核心是“礼”与“仁”;主张“为政以德”,在教育上提倡“有教无类” 文学常识·孔圣人 (公元前551年 ―公元前479年) 本文是节选自《礼记·礼运》开头部分中的一段,是孔子对其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禮記 大道之行也 初读·读大同之风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读准字音,读出字正腔圆之美。 jǔ ɡuān fèn zhǎnɡ wù ɡuǎ jǔ 初读·读大同之风 2.观察文章的句式,说说有什么特点?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文中对偶句居多,句式工整,节奏分明,造成铺排效果,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气势和音韵美。师生共读出节奏分明之美。 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男/有分, 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师读 生读 师读 生读 师读 生读 师读 生读 译读·晓大同之意 大道 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是。 同“举”,推举。 培养和睦气氛。 指才干出众。 品德高尚。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译 文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矜、寡、 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以……为亲 形容词作动词。 老而无夫。 职分,职守。 父母。 用作动词, 以……为子。 子女。 有终老的保障。 同“鳏”,老而无妻。 幼而无父。 老而无子。 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女子出嫁。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壮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够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分,女子有归宿。 译 文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因此。 厌恶。 从外面把门带上。 图谋之心。 兴起。 这叫作。 私藏。 力气。 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