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8127

8.2.2 酸的化学性质与用途 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368646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8.2.2,九年级,化学,初中,2024,教版
  • cover
(课件网) 8.2.2 酸的化学与用途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通过实验探究酸的通性,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设计实验验证酸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2.科学思维: 建立酸的通性的微观模型,理解酸与不同物质反应的本质。 能运用分类法归纳酸的化学性质,培养逻辑推理与知识迁移能力。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认识酸在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合理使用化学品的责任意识。 通过实验安全操作教育,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酸的五条化学性质: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2.酸的用途。 学习难点 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2.酸与盐反应的条件性。 3.浓硫酸与稀硫酸性质的区别。 新课导入 探究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PART 01 1.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1)稀盐酸、稀硫酸与指示剂反应 结合上节课的内容,回想稀盐酸、稀硫酸能使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分别呈现什么颜色?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稀盐酸 稀硫酸 变红 不变色 变红 不变色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1.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2)浓硫酸和浓盐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实验1】将镁条、铝片、铜片分别放入稀硫酸和稀盐酸中。 用稀硫酸和稀盐酸做如下实验,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并讨论以下问题: ①镁、铝、铜三种金属中,哪些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哪些不能? ②描述、比较酸溶液与上述金属反应的实验现象,讨论可能得原因。 1.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1.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条 稀盐酸或 稀硫酸 均剧烈反应,产生 大量气泡 铝片+ 稀盐酸或 稀硫酸 反应均较快,产生 大量气泡 铜片+ 稀盐酸或 稀硫酸 铜片表面均没有明 显变化 1.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2)浓硫酸和浓盐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结论:稀盐酸、稀硫酸能与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不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进一步研究表明,镁、铝、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Al>Cu 。 稀盐酸/稀硫酸+活泼金属→盐+H2↑ 1.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3)浓硫酸和浓盐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实验2】将氧化铜加入稀硫酸,向氧化铁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并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 向氧化铁中加入稀盐酸 1.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 向氧化铁中加入稀盐酸 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黄色 稀盐酸/稀硫酸+金属氧化物→盐+H2O 酸的通性 PART 02 1.酸的通性 根据之前的实验,我们已经总结出酸的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 与指示剂作用 与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反应 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能与某些盐反应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生成盐和氢气 生成盐和水 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 2.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回忆第7章有关溶液导电性的实验,分别试验稀盐酸、稀硫酸、蒸馏水和乙醇的导电性(可以将小灯泡换成发光二极管) 实验现象: 稀盐酸、稀硫酸都能导电 乙醇和水均不导电 实验分析:稀盐酸、稀硫酸能导电,说明稀盐酸、稀硫酸中存在带电荷的粒子,即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酸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 不同酸的酸根离子不同 HCl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示意图 2.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