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题 赵州桥(第二课时) 年级 三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欣赏赵州桥的坚固、美观,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提升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 思维能力:理解第三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审美创造:品味说明文语言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围绕一句话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方法。 2.激发学生对赵州桥的喜爱之情,乐于向别人介绍、展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印象之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一座什么样的赵州桥? 预设:历史悠久、坚固、雄伟…… 是呀,真让人印象深刻。第2自然段围绕雄伟坚固写了赵州桥的桥身长、桥面宽、跨度大、设计巧4个方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赵州桥美观的部分,看看作者是怎么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二、品味语言,美观之桥 1.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么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和研学单,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么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谁帮我们读一读,看看自己抄得对不对? 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那么作者为了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具体写了什么? 桥面/石栏/栏板上的图案/龙的样子/三种龙的样子 作者重点写了桥面两侧的石栏,石栏上的图案。(是呀,表述要完整)同学们,你知道吗,桥面石栏上有许多图案:植物的、动物的、人物的、山水的……这么多,作者重点写了什么图案?(龙)猜一猜,赵州桥上一共有多少龙?(两侧石栏加上蚣腹共有58条龙)这么多条龙,作者选取了几种龙的样子?(3种)拿出尺子划横线,把它们找出来。 (2)作者分别写了哪几种龙的样子?指名读。 第一种龙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①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展示图片) 如果让你从文中找关键词概括它的样子,你会怎么概括?为什么?(引导:找关键动作来概括) 板书:相互缠绕 谁来读一读?(指生评价,师再评价:读得真好!你有什么秘诀吗?———指导朗读要有重音)请个女生来读:温柔的水/ 有没有男生想读?———动感的水 第二种龙是什么样子的? ②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我们要概括它的样子,就要先读懂它。(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来帮助体会)知道什么是“前爪”吗?做做动作,指生展示。什么是“抵着”?“抵着”就是手掌顶住,哪位同学来给大家做做看?什么是“回首”?回首就是回头。同桌合作,摆出“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的样子,体会雕刻的鲜活之美。请一组同桌上台展示。 谁来当雕刻家,用你的朗读来雕刻这两条龙?指名读,台上学生做动作。 读得好,演得好,还要概括得好!这种龙的样子,我们怎么找关键词来概括呢? 板书:回首遥望 美美的朗读配精美的雕刻。(出示图片)我们一起来读。 第三种龙是什么样子的? ③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插入动画图片双龙戏珠)怎么概括它的样子? 板书:双龙戏珠 谁想看一看图片下的石刻?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 (3)这三种龙的样子,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把它们联系起来的? ①有的……有的……还有的……(形式上,用了排比的写作手法,美得多种多样) ②这些雕刻的龙,有的相互缠绕,有的回首遥望,还有的一起玩耍,作者在写这些龙时,还发挥了自己的———想象。 (4)过渡:石栏上还有很多龙,一起来看。(出示教师收集的其他图案) 有的刻着_____…… 你能像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