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4033

21我不能失信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4085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下21我不能失信 教学设计 单元解读 本单元围绕“多彩童年”这一主题,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童年的水墨画》以诗歌的形式,呈现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自由自在;《剃头大师》折射出童年生活的纯真与有趣;《肥皂泡》写出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本单元难懂的句子,有的是句子本身的意思难以理解,有的是句子字面意思不难,但只有理解了它内在的含义,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这个句子。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略读课文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方法,“交流平台”对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识。 文本解读 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天早晨,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爸爸的一个朋友家去,临出门小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爸爸和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小庆龄还是决定留下来,履行自己的诺言,课文赞美了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课文共有十个自然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述了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爸爸的一位朋友家去,小庆龄特别高兴,充满了期待;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讲述了小庆龄为了遵守约定,没有听从爸爸妈妈的劝说,选择留在家里等候小珍;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讲述了小庆龄并不后悔,因为她履行了诺言。 课文运用了大量对话来表现小庆龄信守诺言的美好品质。第2~9自然段通过小庆龄与爸爸妈妈的几次对话,展现了她宁愿放弃去伯伯家看鸽子的机会,也要遵守教朋友小珍编花篮的约定,独自一个人留在家里等候小珍。比如,第6自然段中“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一句,说明小庆龄尽管知道第二天教小珍叠花篮不是不可以,但她认为不能让小珍扑空,所以拒绝了爸爸妈妈的建议。又如,第8自然段“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一句,更充分体现了小庆龄的真诚与守信。课文结尾小庆龄与妈妈的对话,“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说明在小庆龄心目中守信比玩重要,诚信是第一位的。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子。 思维能力: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审美创造: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揭示课题,认识宋庆龄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名人小时候的故事。 直接揭示课题:我不能失信 引导据题提问:“我”是谁?什么叫“失信”? 出示资料,了解“我”是谁: 宋庆龄(1893年-1981年),伟人孙中山的夫人,被尊称为“国母”,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根据预习,初步理解:什么叫“失信”?即不守信用,说了没有做到,反义词是“守信”。 ◎学习活动二初读感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检查预习,认读字词: 宋庆龄盼望叠花篮表示歉意信守诺言 在学习单上练一练: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打上√。 欢庆(qìn qìnɡ ) 表示(谦歉)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