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侵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的行为是( ) A.公安机关依法拘留酒驾人员 B.农民工将拖欠工资的包工头绑架 C.医疗部门按规定将传染病患者隔离 D.火车站安检工作人员检查乘客背包 2.监督权是我国现行宪法所确立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下列行为中,属于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是( ) ①孙某向监察机关反映某政府工作人员公车私用问题 ②赵某针对交通拥堵问题,给政府热线打电话提建议 ③张某因认为工伤补助不合理,与其家人到政府门前静坐 ④李某参加网上评议政府活动并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在学习《公民基本权利》的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了几个情景,下列对情景解读正确的有( ) 序号 情景 解读 ① 小华针对校门口红绿灯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拨打市长热线反映情况 享有监督权 ② 刘奶奶每月领取低保 享有财产权 ③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领取生活补助 享有荣誉权 ④ 小芳要求照相馆撤下未经自己同意就被展示的本人照片 享有肖像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随着2025年全国两会的相继召开,不少同学们也关注着这场“春天的盛会”,以下是某校八年级(1)班课堂上的讨论对话: ———同学甲:我的家人在社交平台上参与了“2025我最关注的两会建议提案”的投票。 ———同学乙:我的家人通过网络活动“我给两会捎句话”,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根据上述对话内容判断,本节课授课主题是( ) A.公民基本权利 B.公民基本义务 C.国家权力机关 D.国家监察机关 5.下面两则材料涉及的是公民的( ) ★参加社区举行的新一届人大代表的选举。 ★“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各地网友积极参与。 A.人身权利 B.文化权利 C.经济权利 D.政治权利 6.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 ) ①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②人格尊严靠法律维护就好 ③法律限制了我们的言论自由 ④面对侮辱和诋毁,可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某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以“我的权利我知晓”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对下列“学习材料”与“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学习材料 分析 ① 公交车上一乘客发现钱包被偷后,便对全体乘客进行搜身 侵犯了乘客的人格尊严权 ② 小明妈妈去公司上班并领取上月工资奖金 小明妈妈享有劳动权 ③ 小华领到了学校提供的“两免一补” 小华享有物质帮助权 ④ 高某通过网络举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李某违法犯罪 高某依法行使监督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法律问题。以下情境中,属于正确行使权利的是( ) A.小辉在网上随意辱骂他人,认为这是自己的言论自由 B.小明发现商店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C.小敏为了获取更多零花钱,偷偷将同学的隐私卖给他人 D.小刚在公交车上大声喧哗,影响其他乘客,还说这是自己的自由 9.初中生小芳在某平台购买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周边产品,收货后发现是假冒商品,小芳开始了维权之路。小芳的行为对应的维权方式正确的是( ) 选项 小芳的行为 维权方式 A 与商家协商 和解 B 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 诉讼 C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 D 在网络上曝光商家信息 调解 A.A B.B C.C D.D 10.董先生在社区团购平台,以0.9元促销价买到一种零食,包装上标注净含量65克,结果仅重50克左右,董先生决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下列董先生的维权方式可能是( ) ①与团购平台协商要求退货退款 ②到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③到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④到当地公安机关控告或者举报 A.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