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苏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专题2测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K 39 Ca 40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由1.06 g Na2CO3固体配制10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仪器无须使用的是(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却没有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同 C.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可以表示为: D.借助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是常用的手段,常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3.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NaHSO4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 B.1H、2H、3H是同一种核素 C.S2-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15的Si原子Si 4.配制500 mL 0.100 mol·L-1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需用的仪器有天平、25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B.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③ C.用托盘天平称量2.9 g NaCl固体,在烧杯中加水溶解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高 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C.振荡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 D.经几次振荡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 6.现有0.1 mol·L-1 NaCl溶液300 mL、0.1 mol·L-1 CuCl2溶液200 mL和0.1 mol·L-1 FeCl3溶液100 mL,这三种溶液中Cl-浓度之比为( ) A.1∶1∶1 B.3∶2∶1 C.3∶2∶3 D.1∶2∶3 7.下列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说法正确的是( ) A.25 ℃时,100 mL KCl饱和溶液蒸发掉5 g水,恢复到25 ℃时溶液浓度增大 B.配制500 mL 0.1 mol·L-1的CuSO4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8.0 g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再加入蒸馏水稀释,可配制稀硫酸 8.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a2-1) B.元素X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既可以显正价,也可以显负价 C.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n表示电子层数) D.由元素X形成的某种化合物,X的化合价可能既有正价又有负价 9.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置于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固体存在,过滤后得到固体X与滤液Y;②将固体X置于稀硝酸中无明显变化;③取滤液Y少许滴加到NaOH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A.Na2CO3、Al(OH)3 B.AgNO3、NH4Cl C.MgSO4、BaCl2 D.CuCl2、Al(NO3)3 10.质量相等的氧化铁、氧化铜分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后,氧化铁、氧化铜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2∶1 C.2∶3 D.3∶2 11.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① KNO3溶液 KOH 加入FeCl3溶液,并过滤 ②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③ H2 CO2 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 NaNO3 CaCO3 溶解、过滤、蒸发 正确的一组为( ) A.全部 B.只有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② 12.4 ℃时在100 mL水中溶解了22.4 L氯化氢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测得)。下列关于所形成的溶液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