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2.台 阶 李森祥 学习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体会“台阶”的含义。(重点) 2.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难点) 3.感受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素养) 台阶 学习目标 人生是一节一节的台阶 许多人渴望 父亲亦是如此 结果如何呢 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 李森祥,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浙江省作协的专业作家。1975年入伍。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著有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短篇小说集《台阶》,中篇小说《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等。 作者简介 背景链接 《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军营,时空的距离,使他对故乡产生了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作者根据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低,许多农民以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改变现状这一现实写下了这篇小说。 啃( kěn ) 蹦( bèng ) 磕( kē ) 厚( hòu )道 糟糕(zāo) 醒(xǐng )悟 撬 ( ) 烦躁( zào ) 门槛( ) 头颅 ( lú ) 自言自语( yǔ ) 言外之意( yì ) 微( wēi)不足道 大庭( tíng )广众 晌午( ) qiào kǎn shǎng 字词检测 (26—32):高台阶催人老 (1—9):父亲想要造高台阶 (10—16):父亲准备造高台阶 (17—25):父亲造好高台阶 一、踏上“台阶”理情节 认识人物 小说阅读:1.先找准主人公———?( ) 2.概括内容:何人+做何事+结果 父亲觉得自家台阶低,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辛劳,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 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台阶 何人 因何 做何事 结果如何 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第8段)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第9段) 1.如何理解“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品 读 台 阶 2.概括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新屋的原因: 品 读 台 阶 二、漫步“台阶”说父亲 请结合文中相关的句子,说一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这样的句式表达:我从 读到一个 的父亲。 欣赏人物 台阶不仅是物质形态,更是地位象征。父亲总觉得自家台阶低,表明父亲是一个要强、不甘落后、渴望受敬重的人。 欣赏人物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勤劳质朴、坚韧不拔的父亲 (第10、11段) 1 2 3 4 6 7 5 9 8 捡砖 捡瓦 存角票 种田 砍柴 捡卵石 编草鞋 踏黄泥 抬石板 新屋 父亲为了建高台阶的新屋做了哪些事情? 大半生 问题探究 欣赏人物 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做事仔细认真的父亲。 (第19段) 欣赏人物 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