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结合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实例,分析掌握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的特点(重点)。 2.结合抗维生素D 佝偻病的遗传实例,归纳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 特点(重点)。 3.运用伴性遗传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难点)。 学习目标 性别决定的方式 伴性遗传与人类红绿色盲 抗维生素D 佝偻病等其他伴性遗传病 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目标一 目标二 目标三 目标四 内容索引 性别决定的方式 目 标 一 决定方式 雌性 雄性 X Y 型 XX XY ZW 型 ZW ZZ 一、性别决定的方式 1.有性染色体的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 2.其它性别决定的方式 探究案 P XX (雌性) × XY(雄性) 1 、XY 型的生物正常情况 配子 X X Y 下子代中雌雄的概率为什 么各为1/2 F XX (雌性) XY (雄性) 2 、XY型性染色体的传递特点 1 1 ①X Y 中X 只能来 自母 亲,以后只能传给女 儿 Y 只能来 自 父 亲,以后 只能传给儿子。 ②X,X 中X ,、X 任何一条都可来 自 母 亲,也可来自又 亲,向下一代传递 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 安儿,也可传给 儿 子 ③一对夫妇(X Y 和X X ) 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 1, 应 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既可能为X , 也可能为X , 不一定相同。 N 伴性遗传与人类红绿色盲 目 标 二 二、伴性遗传与人类红绿色盲 1.伴性遗传 概念:位于性染色体 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 2.人类红绿色盲 (1)色盲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Y 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 等位基因。 (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 项 目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 要婚配方式 ①方式一 由图解分析可知:儿子的 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 。 女性携带者 XBXb XB X 亲代 配子 子代 XBXb 女性 携带者 : 1 XBxB 女性 正常 1 男性正常 XBY Y XbY 男性 色盲 : 1 XB XBY 男性 正常 1 ②方式二 女性正常 男性色盲 亲代 XBxB X XbY 配子 X X Y 子代 XBXb XBY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1 : 1 由图解分析可知: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 女 儿,不能传给儿 子 。 子代 XBXb 女性 携带者 1 配子 XB X X Y 由图解分析可知:女儿色盲,父 亲 一定色盲。 XBY 男性 正常 : 1 XbXb 女性 色盲 : 1 XbY 男性 色盲 : 1 女性携带者 XBXb 男性色盲 XbY ③方式三 亲代 ④方式四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亲代 xbxb X XBY 配子 X XB Y 子代 XBxb XbY 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 1 : 1 由图解分析可知:父亲正常, 女儿 一定正常;母亲色盲, 儿子 一 定 色 盲 。 归 纳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4)色盲的遗传特点: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②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 母亲 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 女儿(交叉遗传);③女性患病,其父其 子必患病,即母病 子 必病,女病 父必病;④男性正常,其母其女均 正常,即父正_女必正,子正母必正;⑤一般为_ 隔代 (填“隔代” 或“连续”)遗传。 (1)各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均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 ) 提示 无性别之分的生物如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 体之分。 (2)XY 型性别决定生物的X 染色体都比Y 染色体短( × ) 提示 在果蝇中,X、Y 这两条性染色体相比较,X 染色体比Y 染色 体短;在人体中, X 染色体比Y 染色体长。 判断正误 (3)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其上的基因都决定性别( × ) 提示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但并不是其上的基因都是决定性 别的。如人类红绿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果蝇的眼色基因等位于 X染色体上,但不决定性别。 (4)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 ) 判断正误 导思 任务一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I 1 2 Ⅱ 1 2 3 4 5 6 Ⅲ 1 2 3 4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