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1320

5.1奉法者强则国强 课件(共25张PPT)——初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日期:2025-05-0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700137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生,思想,社会主义,中国特色,新时代,初中
  • cover
(课件网) 5.1奉法者强 则国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初中读本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历程,认同我们党历来重视法治建设;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律保障。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法治素养。 【重点难点】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理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要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法治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意义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有哪些要求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前言 CONTENTS 目录 壹 1. 依法治国的追求历程 贰 2. 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 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意思是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亦不会长久贫弱。执法严格,则国家富强;执法不严格,则国家贫弱。 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壹 一、依法治国的追求历程 立规矩 讲规矩 守规矩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坚持 依法治国 1、为什么治国需要法律? 既要立足当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①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②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2.法律的重要意义?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为建立新型法律制度积累了实践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基础。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略。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法治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考虑、谋划、推进,依法治国取得重大成就。 3.我国依法治国的追求历程? 1949年 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1979年 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82年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 1999年 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法治建设揭开新篇章。 2014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2018年 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我国宪法进一步完善。 2020年 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 ● ● ● ● ● 4.我国依法治国的追求历程 十八届四中全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 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我国依法治国的追求历程 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推动我国社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