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1404

【中考护航】2025年中考科学三轮冲刺-光现象(含解析)

日期:2025-05-0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58048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护航,2025年,科学,三轮,冲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例1-1.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将三角形小孔正立放置对准点燃的蜡烛,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正立的三角形光斑 D.倒立的三角形光斑 【答案】B 【详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物体倒立的实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例1-2.小科在学习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后,制作了“针孔照相机”,如图,看到清晰的像后,如把小孔变小一些,观察到的像将(  ) A.变小 B.变大 C.变暗 D.变亮 【答案】C 【详解】看到清晰的像后,如把小孔变小一些,像距和物距不变,所以像的大小不变;通过的光量变小,观察到像变暗,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由于光的传播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海市蜃楼 B.镜子里的像 C.水中倒影 D.树荫下圆形光斑 【答案】D 【解答】【详解】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镜子里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树荫下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故选:D。 2.在观察小孔成像特点时,小波发现: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像的大小与该距离有什么定量关系?于是他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一步探究: 1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1甲所示。 2将“F”字样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F”正立面对小孔,如图1乙所示。 (1)给二极管通电,随即在光屏上呈现出“F”的像,小波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图2中的_____(填写序号); (2)由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所以这个像是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3)保持“F”字样纸板,小孔位置不变,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像距v/cm 12.0 16.0 20.0 24.0 像高h/cm 3.0 4.0 5.0 6.0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h与v的关系_____; (4)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小孔成像时,同一物体像的大小与像距成正比,你认为这一结论需要补充的条件是_____。 【答案】(1)② (2)直线传播原理实像 (3)1/4v=h (4)物距不变 【详解】(1)本实验是小孔成像,小孔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故选②。 (2)[1][2]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 (3)根据表格上的数据可知,像的高度随像到小孔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且像的高度与像到小孔距离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h/v=3.0cm/12.0cm=1/4,即h=1/4v (4)由(3)得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即小孔成像时,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同一物体像的大小与相距成正比。 例2-1.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 A.B.C.D. 【解答】解: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红光在最上面,紫光在最下方。故选:B。 例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颜色的红光通过棱镜后也会发生色散现象 B.光的色散是光通过介质后发生了偏折,其中紫光偏折最大 C.白光色散后不可能再合成为白色光 D.物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