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答案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 1物质的变化 1.答案:C 2.答案:(1)小液滴 ;(2)液体 ;(3)蓝 ,化学 ;(4)气泡 ,浑浊 ;(5)是否有 新物质生成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D 课时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答案:A 2.答案:(1)易溶于水、熔点为 284℃;(2)分别取少量固体放入两支试管中,分 别用酒精灯加热至 320℃,放出有臭味的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无变化的是食盐; 分别取少量固体放入两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的是亚 硝酸钠,无明显现象的是食盐(合理即可)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1)A;(2)C;(3)D;(4)E ;(5)E 1/25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答案 课题 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课时 1常用的化学仪器 化学试剂的取用 1.答案:B 2.答案:(1)a ;(2)b;(3)e;(4)f;(5)g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1)平 ,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2)大于 课时 2物质的加热 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1)铁架台 ;(2)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3)先给试管均匀预热, 再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试剂所在部位加热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1)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2)试管刷 ,倒 课时 3走进科学探究 1.答案:①③⑥⑦⑨ 2.答案:(1)①水雾;②变浑浊;③二氧化碳;(2)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2/25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课时3 走进科学探究 知识点 1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 1.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时,下列各项中 _____ (填序号)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 到的现象。 ①自顶端起约 1 cm 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形的; ②原料是半透明、无味的白色固体; ③蜡烛顶端、烛芯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凹状; ④一白色烛芯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 1 cm; ⑤形状为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 ⑥烛芯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 ⑦吹熄后,能看见烛芯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 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 ⑨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2.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了“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 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点燃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 ①烧杯内壁有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水 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_____ 生成 Ⅱ.点燃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 ②澄清石灰水 ③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 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 _____ _____ (填名称) 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火柴不碰到烛芯) ,如图乙所示, 蜡烛复燃,此白烟可能是 _____ (填序号)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12/88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知识点 2 科学探究的方法 3.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步骤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 ) ①提出探究的问题 ②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 ③合作进行化学实验 ④形成总结性报告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探究蜡烛燃烧时,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 A.如实记录并准确描述该现象 B.重复实验,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C.忽略该异常现象,换一个烧杯继续实验 D.向教师请教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生成黑色物质的可能原因 易错点 混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5.下列有关蜡烛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火焰分为三层 B.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C.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D.固体蜡烛受热熔化 13/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