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青岛五十八中高考第二次检测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商朝以前,中原地区礼节中的标准坐姿是“跽坐”(即屈膝跪坐),而山东东夷地区则流行更为舒适的“蹲踞”。随着商王朝的征服,“跽坐”行为逐渐向周边传播,至中商时期已在东夷地区普及。这反映出() A.军事征服促进了文化认同 B.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 C.尊卑有序的礼仪规范形成 D.中原地区的文明程度更高 2.东汉晚期,河南新息、邵陵多出现民不养子、杀子的现象。新息令贾彪上任遇到城南盗贼害人与城北妇人杀子同时案发,掾吏欲引城南,贾彪怒斥:贼寇害人,此则常理,母子相残,逆天违道。遂驱车北行,案验其罪。这反映了当时() A.民生困顿的社会现状 B.政府干预民间的抚育 C.贾彪个人高风亮节D.儒家伦理尚需强化 3.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该做法不利于经济发展 B.该诏令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 C 商品交易趋向公平公正D.钱帛兼行顺应经济发展趋势 4.康熙年间,知县李来章在管理粤北瑶族聚居地连山县期间,“恭撰《圣谕衍义》,置约宣讲,排延蒙师,授以小学、《孝经》,聊以云教也”。该举措旨在() A.强化政权认同 B.发展基层教育 C.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D.强化儒学正统观念 下图是1880-1920年我国“格致”与“科学”词汇的使用频次对比,这反映了当时() A.西学传播遭遇阻碍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D.中西文化交流融合 6.1926年1月,吴玉章在广州国民党二大期间的一次答词中说:民国元年的革命虽然成功,但所主张的不过是十八世纪法国式的革命,“拿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他强调的是() A.工农群众的革命主力军作用 B.创新革命理论的紧迫性 C.需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 D.推进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下列不同年代新中国建交国家数目统计示意图中,反映新时期以来建交状况的是 8.邓小平在谈到国际发展问题时,指出“要富国多拿点钱出来,它不肯,技术转让更不愿意......所以,第三世界仅仅寄希望于被动地解决南北问题是完全不够的。”邓小平指出应该() A.坚持自力更生 B.扩大科研投入 C.帮扶第三世界 D.改善南北关系 9.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一直实行限制性政策;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定若干集镇进行试点,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可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这一调整主要是为了() A.纾解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B.促进基层户籍制度改革 C.保障一二产业协调发展D.推进城乡发展的一体化 10.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记述:波吕斯认为正义是对朋友和敌人的善意和公平;修兰特斯主张正义是统治者所制定的法律和规则;苏格拉底认为正义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外在表现,而是个体灵魂内部的和谐统一。上述关于正义的理解有利于() A.实现城邦的和平 B.雅典民主的发展 C.创新早期世界哲学理论D.引导人追求个体的发展 11.到1500年,全欧洲已有80所大学。有学者指出:15世纪末,欧洲大学与13世纪的大学已有较大差异,从经常因暴力冲突而分裂,但富于活力和独特生活的独立行会、研究和教学的发源地,退居为“服务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