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3045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5-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528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经济,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
  • cover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练习 一、单选题 1.横跨中亚的漫长道路对商人来说是绝对安全的,有许多“威尼斯的商人”漫步在杭州街头,这种情况大概率发生在( ) A.7世纪晚期到9世纪早期 B.12世纪晚期到13世纪早期 C.13世纪晚期到14世纪早期 D.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晚期 2.1258年蒙古大举南侵,南宋面临着巨大的财政亏空,政府为缓解压力滥发纸币,致使通货膨胀愈发严重。为应对这一系列问题,贾似道推行公田法,即低价收购民间尤其是官员手中超出规定限额的部分土地,然而此举却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进一步加剧了恶性通胀的循环。1262年,当拜占庭帝国对威尼斯发起军事进攻时,威尼斯为解决财政压力,授权政府发行国债,并以税收作为定期支付利息的保障,这一举措被视作13世纪极为伟大的金融创新。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战争直接促使了金融创新的产生 B.体现出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在应对问题方式上的差异 C.政府的垄断行为严重破坏了金融秩序 D.金融的稳定对于政权的稳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古巴比伦时期,存在一种以奉献食物来代替交纳利率的减免利息的做法。“当时有着这样的风俗,提供食物给发放借贷的神(即交给他的牧师)以代替利息……提供食物给发放借贷的神庙的措施是为了减轻一些债务人的负担。”作为中介的商人由于按神庙规定的低利率贷出的款项所遭受的损失,会由神庙在其他方面予以补偿。这说明,在当时( ) A.神庙操控借贷具有特殊地位 B.借贷具有一定济贫的性质 C.借贷规范缺失阻碍商业发展 D.食物成为主要的交换媒介 4.宋人所言:“耕织之民,以力不足,或入于工商”“今民无以为生,去为商贾,事势当尔”。《梦粱录》记载临安“户口蕃盛,商贾买卖者十倍于昔”。因此,宋政府不得不将城市中非农业人口定为坊郭户而单独列为户籍。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朝( ) A.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B.商品经济发展 C.土地兼并严重 D.主户减少,客户增多 5.古埃及的一则史料记载:“若有人从他人处借取银、金、铜……在证人面前,将他的财产、他自身或他所拥有的奴隶作为抵押,若他死去或逃走,其抵押品将归债权人所有。”这反映了古埃及( ) ①奴隶制的盛行 ②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③契约意识较强 ④贸易形式以物易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据20世纪初出土的苏美尔乌尔王朝时期的泥板文书记载,乌尔王朝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周密、高效、守法,每条商贸道路设有驿站,为商旅提供服务。材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乌尔王朝( ) A.国内商业市场确立 B.对外贸易兴旺发达 C.多元文化互动频繁 D.商业经营规模拓展 7.宋元时期,信用借贷(宋代的长生库,已经具备了现代银行信用的某些职能)、信用证券、信用买卖契约(主要是赊买卖和预付货款)等信用性契约产生并发展起来。此外,商业委托与租赁、仓储保管与运送、居间与合伙契约、承揽承包等商事契约关系也迅速发展起来。这反映出宋元时期( ) A.政府注重商业规范 B.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C.民间私立契约兴起 D.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8.据《明史》载:明朝政府“编置堪合及底簿,发各布政司及都司、卫所。商纳粮毕,书所纳粮及应支盐数,赍赴各转运提举司照数支盐。转运诸司亦有底簿比照,堪合相符,则如数给与。”这一措施的推行( ) A.打破政府对食盐的控制 B.具有一定的商业信用特征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D.体现盐粮搭配销售的原则 9.古代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111—前2003年),在一个商人的契约中,3锱银被无息贷给一个贫困妇女作为她的儿子为债权人劳动一年的预付佣金,每天的劳动算作每天的小额还款,条件是如果这个男孩有一天停工,债权人将会从这个女人那征收本金的利息。这说明当时借贷( ) A.形成了专业完整体系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