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四月月考试卷 语 文 (试题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30分) 学校开展“丝路探幽”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半是丝路半是绸,古今ní cháng竞风流。”丝绸之路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张骞出使西域、玄奘求取佛法、班超投笔从戎……他们chóu chú mǎn zhì,长途跋涉,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华。从夏商周残留的纺织品纤维到春秋战国的服饰用料,从隋唐的冠帽到宋元的流行服饰……直至今日,在国际上大放异彩的丝制品,无不说明中国丝绸自出心裁,独领风骚。 丝绸之路凝结着中国古人的智慧。长期以来,中国经由丝绸之路与沿线其他国家开展了各种经贸活动。从西汉时期至明代,几千年来,丝绸之路孜孜不倦地沟通着中西互利共赢的经贸往来和互学互鉴的文化交流,展现了开放包容的胸襟与和平合作的丝路佳话。如今,丝路故事仍在讲述。近年来,我国与( )一带一路( )国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等活动,还开展了各种项目合作。这些举措使沿线国家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2分) ní cháng chóu chú mǎn zhì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4分) 【风骚】fēng sāo ①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后泛②指风情;③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 【甲】直至今日,在国际上大放异彩的丝制品,无不说明中国丝绸自出心裁,独领风骚。( ) 【乙】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画线句的句子主干是“丝绸之路凝结智慧”。 B. 语段中“开展”“交流”“活动”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名词、动词。 C. “互利共赢”“互学互鉴”“开放包容”“求同存异”四个短语的类型相同。 D. 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双引号。 2.字音字形。(3分)下面是某同学为义卖品写的推荐语,对加点字读音或字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欢迎大家光临我们的展区,这里有琳琅满目的图书:精典的文学名著、有趣的动漫读本……有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奔驰的骏马、憨厚的小熊……各个自出新裁,别俱一格。所有商品一律打折销售。 A.“泥塑”的“塑”读“suò”,“憨厚”的“憨”读“hān”。 B.“惟妙惟肖”的“肖”读xiào,“打折”的“折”读“shé”。 C.“自出新裁”的“新”应写为“心”,“别俱一格”的“俱”应写为“具”。 D.“精典”的“精”应写为“经”,“奔驰”的“驰”应写为“弛”。 3.词语辨析。(3分)依次填入文中a、b、c处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知史以明鉴,察古以晓今。乐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博物馆。紧扣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各大博物馆a ,纷纷推出了新颖有趣的活动。人们可以在乐山市博物馆挖掘汉代崖墓形制元素,在峨眉山博物馆探寻儒、释、道相互交融发展的历史b ,在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体验竹纸制作技艺,在铁道兵博物馆了解铁道兵的奋斗历程和他们c 的英雄事迹…… A.异想天开 源头 可歌可泣 B.别出心裁 渊源 可歌可泣 C.别出心裁 源头 顶天立地 D.异想天开 渊源 顶天立地 4.语法。(3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之所以被称为诗国,不是因为我们人人都写诗,而是我们有一个崇尚读书、崇尚诗教的民族传统。②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文化种子,滋养我们的诗意人生。③我们不一定人人都是诗人,但是我们可以从诗词中体味到温馨浪漫和灵趣哲思。④读诗,让我们回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让我们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精神境界。 A.“崇尚读诗”“温馨浪漫”和“精神境界”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B.句②中“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文化种子”的主干是“诗歌撒播种子”。 C.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