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7018

四上 2.3 测量肺活量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1462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上,测量,肺活量,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第3课 测量肺活量 (教材P25~26) 课题测量肺活量课型新授课教材 简析 《测量肺活量》是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单元的第3课。作为一节测量型活动课,其重点是引领学生用尽可能准确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在交流中发现同学们的肺活量有所不同,并在分析讨论中发现影响肺活量大小的因素,为科学、准确地认识自己的身体打下基础。 本课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吹哨子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人肺活量有所不同;第二部分“探索”,让学生借助肺活量简易测试袋多次测量自身肺活量;第三部分“研讨”,通过对比交流每个同学的肺活量,讨论“肺活量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肺活量大小与我们身体健康有何关系”“如何提高我们的肺活量”等问题。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学生将经历“感知肺活量—测量肺活量—肺活量大小与身体健康关系的讨论”3个层次性活动,从而使学生对肺活量的认识、概念得以不断完善,提升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度。学情 分析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对于呼吸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如:1.学生已经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呼吸;2.呼吸过程需要多个器官(或部位)参与;3.呼吸是气体交换的过程,人体运动直接影响呼吸速度。但学生关于“肺活量”又了解多少呢?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发现:1.学生对“肺活量”一词在体质测试中听过,也用仪器测量过;2.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关注过同学们肺活量的差异,仅在吹气球等活动中发现个别学生吹气球速度特别快等;3.肺活量的大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同学们没有意识到的。教学 目标1.科学观念 认识到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的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通过对测得的肺活量值进行分析和反思,明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加大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2.科学思维 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能推测影响肺活量大小的因素,并学会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3.探究实践 通过测量肺活量,掌握如何获取合理的数据,初步学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态度责任 在探究活动中,能以事实为依据,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乐于与人合作交流,并且能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教学 重难点重点:通过简易测量袋测量肺活量获得测量数据,并初步学会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难点:通过分析、反思肺活量测量数据,认识到积极锻炼以提高肺活量的重要性。教学 准备为学生准备:简易肺活量测量袋、吸管、回形针、作业本、学习单。 教师准备:哨子、班级肺活量统计表、板书、教学课件等。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 1.引入:今天我们先来进行一场吹哨子比赛,要求只吸一口气吹哨子,看看谁吹出的哨声持续的时间长。(教学提示:出示哨子,引导学生开始比赛。) 2.提问:恭喜这位同学赢得挑战!请问你获胜的秘诀是什么?(预设:一次性多吸入空气。) 3.讲解:一次性吸入空气的多少就要看肺活量了。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作肺活量。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你知道自己的肺活量吗?(预设:少部分学生可能记得自己在体育课上测量的肺活量。) 4.揭题:你们想测量一下自己的肺活量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测量肺活量。(板书:测量肺活量) 【设计意图】通过吹哨子比赛引入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肺活量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引出课题,如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二、测量肺活量(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肺活量测试袋、吸管、回形针、科学作业本、班级肺活量统计表] 1.提问:如何才能测出自己的肺活量呢? 2.微课讲解测量方法。 (1)展开测量袋,放好吸管(确保测量袋中没有多余空气); (2)深吸一口气,捏紧袋口,将气体从吸管呼入测量袋; (3)肺部全部气体呼出后,拔掉吸管,向里卷折测量袋,直到卷不进去为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