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7373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204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飞向蓝天的恐龙,格式,教学设计
  • cover
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6.飞向蓝天的恐龙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二单元 版本 部编版 册别 四下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阐述恐龙到鸟类的演化历程。教材先以辽西发现带羽毛恐龙化石引出话题,激发读者好奇。再依次介绍地球上第一种恐龙的形态,其后代繁衍出的多样种类,细致描述猎食性恐龙因身体结构变化逐渐向鸟类演化,逻辑严谨,条理清晰。通过学习,学生既能了解科学知识,又能学习说明文精准、有条理的语言表达方式,提升信息提取与概括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对恐龙、鸟类这类充满神秘色彩的话题兴趣浓厚,这为教学提供了积极的情感基础。他们已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具备初步阅读能力。但该年龄段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尚未成熟,理解恐龙复杂的演化过程存在难度。在学习过程中,虽部分学生有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意识,但在深度分析、归纳总结方面,还需要教师引导提升。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五步探究法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 通过研读文本和分析资料,清晰梳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提高概括和表达能力。 2. 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增强对说明文语言的感悟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从内容准确性、语言流畅性、对语言特点分析的深度等方面进行点评;评价学生的课堂的表现与参与度。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1.深入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清晰表述。 2.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学习难点:理解恐龙演化过程中的复杂变化,以及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严谨的思维方式。 遵循探究思路; 开展学科实践活动。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明确任务(5分钟) 1.导入:展示一些鸟类在天空飞翔、在枝头栖息的图片,提问学生:“鸟儿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大家知道它们可能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吗?”由此引出上节课所学的恐龙演化成鸟类的内容,进入本节课的学习。那恐龙究竟是怎样一步步飞向蓝天的?课文又是如何准确生动地描述这一过程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深入探究的内容。 2.呈现目标: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将围绕梳理恐龙演化过程、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展开学习。 (二)研读课文,尝试表达(10分钟) 1.自主阅读: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圈画出描写恐龙向鸟类演化的关键语句,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演化的几个主要阶段,填写在老师发放的学习单上。(教师巡视指导) 2.个别分享:邀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概括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后进行简单评价,如表述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完整等。例如一位同学分享后,可引导其他同学说:“我觉得你把恐龙身体变小这一点说得很清楚,但好像遗漏了恐龙羽毛变化的部分。” (三)分析学习尝试,讨论学习方案(15分钟) 1.资料拓展学习:发放与恐龙演化相关的拓展资料,包括科普文章、最新研究成果视频链接、演化对比图片等。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资料,完善自己对恐龙演化过程的梳理,同时思考科学家是依据什么得出这些演化结论的。 2.语言品析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研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语句,如“大约”“一些”“可能”等词语所在的句子,分析这些词语在句中的作用。教师可先以“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为例进行示范分析,讲解去掉“数千万年后”对表达的影响。 (四)按照学习方案,进行学习实践(15分钟) 1.小组讨论:各小组围绕恐龙演化过程中身体结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