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7536

6单元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摘抄和做笔记【2025春人教八下语文情境课堂课件】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162041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课堂,情境,语文,八下,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统编八下语文 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25年春八下语文情境教学课件 目录 读前:点亮整本书阅读 读中:阅读规划与方法指导 读后:整本书专题探究 壹 贰 叁 学习目标 1.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感受保尔的光辉形象,汲取精神和艺术营养。 2.学习摘抄和做笔记的读书方法,学会摘录精彩片段、名言警句,写提要和心得。 3.学会利用专题阅读的方法,多角度把握保尔形象,理解“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重点 难点 重点 读前:点亮整本书阅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全部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 这句话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完这本书,有哪些情节或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呢? 1.走进作家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作家,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2岁开始劳动生涯,15岁加入共青团,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在伤病复发导致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935年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列宁勋章。一生著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1岁开始当童工。 1919年加入共青团,参加红军,奔赴苏联国内战争的前线。 1920年秋天在战斗中负伤。 1924年加入共产党。后由于病情恶化而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毅力惊人。 1933年,由他口述、妻子整理,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创作。 1936年12月,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病逝。 1927年初,2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因瘫痪卧病在床,双目失明。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决意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当时的时貌和个人的生活体验。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的同时,他开始构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完成。故事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 2.揭秘创作背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创作小说,成为一块坚强钢铁的故事。 3.简述作品内容 保尔是全书的主人公,我们印象深刻的情节或多或少都有他的身影———少年时的苦难生活,参军时的英勇奋战,筑路时的勇敢坚毅,著书时的坚持不懈。 回顾全书,书中围绕保尔主要写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不断战胜敌人、战胜自己,将自身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创造奇迹,最终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4.探究作品主题 有人曾这样评价奥斯特洛夫斯基:“他的一生是个奇迹,尽管饱受病痛折磨,却从未向死神低头,在瘫痪和失明的情况下,创作了描写这代人命运的不朽作品。”他的一生与保尔何其相似!作者就是保尔的原型。 思考:保尔和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有哪些相同之处? 5.对比人物形象 人物 相同 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 出身贫困 少年艰难 参加革命战争受伤 身体状况 晚年写书 乌克兰贫困工人家庭 贫困铁路工人家庭 11岁开始当童工 在车站食堂当杂役 1919参加红军奔赴前线; 1920年秋天在战斗中负伤 1927年由于病情恶化而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1933年由他口述,妻子整理,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秘书加莉亚的帮助下写完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参加革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