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0971

第16课《理想与动机》教案 【北师大版2021】《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3130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6课,理想与动机,教案,北师大,2021,心理健康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理想与动机》教学设计 课题 理想与动机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六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学习动机的概念、类型(外在学习动机和内在学习动机),以及影响学习动机的多种因素,构建系统的学习动机知识体系。 2.掌握增强学习动力的具体方法,如制定目标、增强计划性、自我奖励等,提升学生规划学习和管理自我的能力。 3.组织小组讨论、自我报告等活动,锻炼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交流中深化对学习动机的理解。 4.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对学习的内在兴趣,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将个人理想与学习目标相结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 重点 1.清晰阐释学习动机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能够辨别外在学习动机和内在学习动机,并认识到内在学习动机的持久性和重要性。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身学习动机,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计划性等方法,提升学习动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难点 1.引导正确归因,避免将学习成败归结于固定、不可改变的因素,转而归因于努力程度等可改变因素。 2.引导将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欣赏视频:毛竹生长的启示 毛竹的生长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就像竹子一样,我们需要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子里默默努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实现质的飞跃。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像竹子那样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目标。那么,你们有没有给自己设定新目标?当你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是什么让你坚持克服困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理想与动机》这堂课,探寻其中的答案 。 出示课题。 欣赏故事、思考 。 通过欣赏歌故事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心情话吧1.阅读晓辉的故事。2.心灵悄悄话: (1) 晓辉为什么总是逃课?(2) 晓辉每次痛哭流涕保证不再逃课,却又屡教不改,说明了什么?(3) 从学习动机角度分析,晓辉的问题出在哪里?(4) 如果你是晓辉的老师,面对他的情况,你会采取什么措施?(5) 怎样帮助晓辉重新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小结:(1)晓辉总是逃课,一方面是因为他对学习缺乏兴趣,在作文《我最讨厌的事 ——— 上学》中,直白地表达了对上学的反感。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天生不聪明,即便努力也无法考第一,努力没有价值,这种错误认知让他失去了学习动力,进而通过逃课逃避学习。(2)这说明晓辉虽然在老师和家长找到他时,认识到逃课行为不对,内心有所触动。但他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学习动机的问题,缺乏对学习的正确认知和内在动力,难以凭借自身意志克服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导致无法真正改正逃课的毛病。(3)晓辉存在两方面问题,学习动机上,缺乏内在动机,未视学习本身有价值,未感受学习乐趣与成就感,且过度在意外在评价,仅以考第一衡量学习意义;归因方面,将学习不佳归因为天生不聪明这一不可变因素,打击了学习积极性,进而削弱学习动机。(4)作为晓辉的老师,一是引导其正确归因,让他重视努力,明白成绩不是衡量学习的唯一标准,肯定点滴进步;二是挖掘其兴趣点,如结合他喜爱的运动,将学习与兴趣相结合以激发内在学习动机;三是与家长合作建立合理奖励机制,对其学习上的积极表现给予适当奖励来增强外在学习动机。(5)针对晓辉的情况,老师可通过三步帮他重塑学习信心。第一步,为其设定完成作业、课堂发言这类小目标,完成后及时肯定,助其积累成功体验;第二步,安排他加入积极向上的学习小组,借助良好氛围带动学习;第三步,鼓励他参与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