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不做小网虫》教学设计 课题 不做小网虫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1.认识网络交友和网络游戏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及网络成瘾带来的多方面危害,包括对身心健康、学业、社交和家庭等方面的负面影响。2.掌握科学使用网络的方法,以及在网络交友过程中的自我保护要点,通过分享网络成瘾受害者的故事,锻炼表达和分析能力,培养从他人经历中汲取教训的意识。3.借助分析 “小琳” 的网络交友困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应对策略,提升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培养对网络诱惑的抵制能力,增强自律意识。 重点 1.深刻理解网络成瘾的严重危害,包括荒废学业、损害身心健康、破坏社交关系以及造成经济损失等方面,提高对沉迷网络后果的警惕性。 2.熟练掌握在网络交友和使用网络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设定隐私底线、正确处理线下见面邀请,以及学会合理规划网络使用时间等。 难点 1.鉴于网络本身的吸引力,帮助在实际生活中抵制网络诱惑,摆脱对网络游戏和虚拟社交的过度依赖,形成自律的网络使用习惯。2.引导客观、全面地看待网络,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习和成长,又能有效避免陷入网络陷阱,把握好网络使用的度,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刚刚获取了一组和大家息息相关的数据。超过 60% 的青少年每天上网超 2 小时,每 5 个青少年里,就有 1 个存在网络沉迷问题。说说看到这组数据的想法,以及身边有没有类似沉迷网络的现象。 从大家的发言中,能感受到网络沉迷就在我们身边。它不仅影响学习,对我们身心健康也有潜在威胁。那我们该如何避免成为小网虫,健康上网呢?这就是今天这堂课要探讨的内容 ———《不做小网虫》 。 出示课题。 观看数据、思考 。 通过观看数据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心情话吧1.阅读小阳和青青的故事。 2.心灵悄悄话:(1)小阳沉迷手机游戏后,在学习方面出现了哪些问题?(2)除了学习,沉迷游戏还给小阳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3)小阳沉迷游戏的原因是什么?(4)青青为什么会给主播打赏那么多钱?(5)从家长角度来看,青青妈妈在孩子手机使用管理上存在哪些不足?(6)小阳和青青的故事,给我们在合理使用手机方面带来哪些警示?小结: (1)小阳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心里总惦记着玩游戏,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学习成绩急转直下。(2)小阳视力急速下降,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变差,在社交方面也变得内向,周末出去玩时,不愿意与他人交流。(3)小阳的父母为方便他上网课,给他买了智能手机。而父母平时比较忙,对他课余时间玩游戏的行为缺少监管,让他有机会背着父母长时间玩游戏,最终沉迷其中。(4)主播会称呼打赏的人为小宝贝,青青在打赏过程中获得了满足感,这种感觉让她越刷越多。并且,青青对打赏所花费金额的实际概念并不清晰,没意识到会花妈妈这么多钱。(5)青青妈妈对青青偶尔玩手机的行为没怎么管过,缺乏对孩子手机使用情况,尤其是涉及支付操作方面的有效监管,导致青青能够轻易用绑定的信用卡打赏主播,造成较大金额的损失。(6)一方面,学生自身要自律,不能沉迷于手机游戏、直播等,需明确学习和健康生活才是首要任务。另一方面,家长不能忽视对孩子手机使用的监管,要关注孩子手机使用行为,避免孩子因过度使用手机产生学习、健康和消费等方面的问题 。(二)心灵港湾1.网络游戏的哪些特性容易致使同学们沉迷其中?网络游戏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和交互性。虚拟性让同学们能脱离现实,随心所欲地发泄情感、忘掉烦恼;隐蔽性和交互性提供沉浸式体验,增加了沉迷风险。2.长期沉迷以暴力内容为主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