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289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15267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东省,试题,答案,扫描,科学,青岛市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阶段质量监测 六年级科学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看新闻的时候,左下角方框内会有新闻主播手语同步播报,方便有( )障 碍人士能第一时间通过手语“听”到新闻的内容。 A.听觉 B.视觉 C.言语 D.触觉 2.在学校开展的“探索人体奥秘”科学项目式学习中,小科做了一个实验:他事先 蒙上眼睛,品尝苹果,过一会他一边嗅柠檬一边吃苹果,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A.前后吃到的苹果味道相同B.人体感知环境的器官各自分工明确,互不影响 C.蒙上眼睛的目的是排除视觉的干扰D.实验证明嗅觉和味觉有时互相影响 3.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下列做法不属于利用海洋资源的() A.海水淡化 B.海水养殖 C.潮汐发电 D.制造塑料 4.“望闻问切”是中医用来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切”指摸脉象,一般用(), 因为此处的神经分布较多。 A.手掌 B.指尖 C.手背 D.手臂 5.在“模拟鼓膜振动实验”中,当同学们对着纸筒说话时,观察到棉球会跳动。这 个现象主要说明的是()。 A.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B.鼓膜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C.耳朵具有收集声音的功能 D.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6.在所有的被子植物中,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下列属于 单子叶植物的是()。 A.小麦 B.海带 C.花生 D.松树 7.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是( )。 A.蚯蚓挖穴松土,并吞食土壤 B.变色龙的体色会变成周围环境的颜色 C.旱季,缺水后的肺鱼会在泥洞中进行夏眠 D.小兔子夏天脱毛 8.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来源于( )。 A.未被细菌分解的植物或动物的遗骸 B.被泥沙覆盖的植物 C.被细菌分解的植物或动物的遗骸 D.被细菌分解的海洋生物 9.天然气在我们的生活中用途十分广泛,以下选项中不能够体现天然气用途的是 ()。 A.制造化肥 B.在工业上进行切割作业 C.硬化路面 D.作为汽车的清洁燃料,助力减少尾气排放 小学六年级科学试卷第1页共6页 10.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晶 状体的凸度()时,人眼能看见近处的物体。 A.较大 B.较小 C.不变化 D.无法确定 11.家里的过期食品应该投入 使用后的玻璃瓶应该投入 。 正确答案是 ()。 A.厨余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 B.厨余垃圾箱其他垃圾箱 C.其他垃圾箱有害垃圾箱 D.其他垃圾箱其他垃圾箱 12.下列对秸秆的处理方法不合适的是( )。 A.饲养家畜 B.造纸 C.就地焚烧D.制造沼气 13.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检测,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0.028%上升到0.056%, 全球平均气温可上升1.5℃到4℃。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我们应提倡使 用的能源是()。 A.风能、煤、电能 B.太阳能、煤、潮汐能 C.太阳能、风能、水能 D.潮汐能、核能、天然气 14.崂山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开发的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 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者能够为人们反复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下列属于不可再生 资源的是( )。 A.动物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15.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发明了钻 木取火技术。在小学的科学课堂上,老师重现了这一过程, 其中主要的能量转换是()。 A.机械能转换成热能 B.热能转换成机械能 C.机械能转换成光能 D.生物能转换成声能 16.小科同学喝完饮料后,他应该把易拉罐扔进带有( 标志的垃圾桶。 A. 17.下列事例中,属于动能转换成势能的是( 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 B.从高山山上流下来的水带动水轮机转动 C.用力把小球往空中向上抛起D.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 18.把生活中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转换进行汇总,总结出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这是在()。 A.制定方案 B.收集证据 C.概括 D.选择器材 小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