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3742

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二课时课件(共13张PPT)

日期:2025-05-0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362535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4.4.1,流动,组织,血液,第二,课时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一)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组别 人数 白细胞 (×109/升) 红细胞 (×1012/升) 血小板 (×109/升)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淋巴细胞百分比 单核细胞百分比 急性白血病儿童 80 48.8 2.9 60.1 19.1 53.55 33.55 体检健康 儿童 80 5.6 4.8 175.5 58.8 28.15 6.08 新课导入   思考:急性白血病儿童的血液成分发生哪些变化?这种改变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带来哪些伤害? 两组受试儿童组间相关血常规指标均值对比 新知探究   资料 当皮肤等防御系统受损时,人体会立即启动一套多重应急方案。因为伤口暴露后,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可能会趁机侵入。   受损组织细胞释放出放特殊的信号物质,使血液循环加速,局部温度升高。这种变化能帮助白细胞更快地抵达伤口,并积极对抗入侵者。白细胞就像人体的“守卫”,它们能够吞噬细菌、病毒或其他有害物质。   尽管白细胞的外形看似笨重,但非常灵活,它们可以捕捉入侵的微生物。不同种类的白细胞可以对付不同种类的入侵者,确保人体得到更好的保护。   阅读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资料。 新知探究   资料 当血管被割裂时,它会收缩以减少出血。同时,伤口附近的一种特殊蛋白质会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发生反应,促使血小板聚集。这一过程使大多数小伤口能在 1 至 3 分钟内止血。   在 17 种蛋白质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连锁反应,形成致密的纤维蛋白网。再过 6 至 10 分钟,血块就会完全封住伤口,防止继续出血。   阅读血小板凝血的资料。 异常的血细胞 症状 红细胞 贫血 血小板 白细胞 新知探究 出血 易感染 白血病患者的血液涂片 造血干细胞分化示意图 造血干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新知探究   一、血细胞的形成   【任务 1】阅读教材第 109 ~ 110 页,学习血细胞的形成过程以及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原理。   二、输血与献血   怎样输血才能有效救治患者? 新知探究   【任务 2】阅读关于输血治疗方式发展的资料,学习输血的原则。 新知探究   1818 年至 1829 年,英国医生詹姆斯·布伦德尔共实施了 10 例人人之间的输血,其中 4 例获得了成功。第一个成功的病例是一位产后大量出血的妇女,她在接受了丈夫约 230 毫升的血后侥幸逃过了鬼门关,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因输血而获救的的产妇。 新知探究 此人血型为 A 型血 A B AB O Rh 阳性血型 Rh 阴性血型 A 型标准血清 B 型标准血清 C 型标准血清 A 型标准血清 B 型标准血清 C 型标准血清 新知探究 自愿无偿献血 拓展提升   如何根据患者情况科学输血?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运输氧 造血干细胞 包围、吞噬病菌 凝血、止血 分裂 分化 输血原则:输同型血 课堂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