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743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3747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 cover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5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7 小题,计24 分) [2024—2025 西安西咸新区期中改编] 市文化局举办了“湖光山色·亭台楼阁”艺术展,请你参观展览,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观画赏景】下面是画作展区的导览语,请你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当我们踏入这片艺术的天地,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广袤而神奇的世界。这里的每一幅山水画作,都是艺术家心灵的映照。山峦4起伏,流水潺潺,在画家的笔下,大自然展现出无比妖娆的姿态。不同风格的作品相互印衬,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场视觉盛宴。在参观展览时,我们偶然瞥见的一笔一画,都凝聚着艺术家对山水的敬畏之情。我们切不可亵读这份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而应用心去感受每一处笔触中蕴含的情怀。让我们纵情于这片山水艺术的海洋,领略大自然的壮美与艺术家的才情吧! 1. 请确认导览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只填序号)(2 分) (1)山峦(A. lián B. luán) _____ (2)瞥见(A. piē B. piě) _____ 2. 导览语中有错别字,请改正。(2 分) (1)印衬_____ (2)亵读_____ 【佳句竞答】艺术展组织经典诗文佳句竞答活动,请你参与。 3. 请在横线上补充正确的古诗文句子。(11 分) 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感受古人的情怀。苏轼望月有感,“(1) 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告诉我们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完美;温庭筠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联系起来,写下诗句“(2) _____,_____”(《商山早行》),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其思乡的愁绪;韩愈的“(3) 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在醉翁亭中,我们感受欧阳修“(4) 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山水之乐;在岳阳楼上,我们感受范仲淹“(5) 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 【影像科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学们来到摄影展区,观赏各式各样的“亭”建筑。请你品读下面的科普文字,完成练习。 ①亭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建筑形式,没有之一。②其屋顶形式几乎囊括了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制的所有类型,是中国古典建筑匠心的精华。③亭遍布于我国大江南北,点缀于湖光山色之中。④_____可纵览全景,_____而倒影成画,_____则平添情趣。⑤亭也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撰联题对点景的绝佳之地,正所谓,“山以人名,亭以文名。” 4. 按照复句类型划分,第③句属于_____复句。(2 分) 5. 结合语境,将下面的短语填写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2 分) A. 临水建亭 B. 深林造亭 C. 高处筑亭 6. 第⑤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_____ 【回归土地】同学们来到了雕塑展区,观赏泥塑的山水作品,不由得想起与土地有关的一位诗人。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7. 诗人、文学评论家冯雪峰说:“艾青,就正是这样的一个诗人:他的诗的外表自然是极知识分子式的,但他的本质和力量却建筑在农村青年式的真挚、深沉,和爱的固执上,艾青的根是深深地植在土地上。”请你结合《艾青诗选》的内容,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少于50 字)(3 分) 二、阅读(共14 小题,计46 分) 现代文阅读(共8 小题,计30 分) (一)<陕西地方文化>[2024—2025 陆港中学开学考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 ~ 10 题。(9 分) 材料一: ①西安“打包上新”46 条道路名称:“兴道巷”“崇兴巷”,路名来自唐代长安城中的坊名;因为旁边有养老院,取老人的雅称命名“乐龄路”;采自苏东坡文中“时和岁丰”一词,于是有了“时和路”“岁丰路”……市民孙先生在得知新命名的道路时表示:“西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有很多地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 ②西安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勘界处负责人表示,除了留住乡愁、记住来路的温情之外,在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