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84808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71343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张
统编
,
语文
,
七年级
,
上册
,
4课
,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
(
课件网
) 观沧海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初读诗歌,感受豪情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初读诗歌,感受豪情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初读诗歌,感受豪情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东临 碣石,以观沧海。 品读诗歌,感受诗义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① ② ③ ④ ①临:到达,登上。 ②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③竦峙:耸立。 ④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合乐时加的套语,与正文没有直接关系。 写景 诗句 特点 眼见之景 想象之景 品读诗歌,理解诗义 这首诗歌中,曹操登山望海,眼中所见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呢?诗人想象中的沧海又是什么样子?试着完成下面表格。 写景 诗句 特点 眼见之景 想象之景 品读诗歌,理解诗义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波澜壮阔 欣欣向荣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吞吐日月 博大包容 从关键词句中找。 知人论世,体会雄心 曹操通过沧海这一形象表达了怎样的志向? 方法小贴士 从背景资料中找。 从作者同时期其他作品中找。 诗歌鉴赏 1.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写了什么内容 开篇点题,“东临”点明了观察的方位、“碣石”点明了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交代了观海的对象,是诗的线索,全诗以“观”字展开写登山的所见所感。 诗歌鉴赏 2.诗人观到了哪些景象? 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 诗歌鉴赏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荡漾水波、萧瑟秋风、汹涌浪花是动态;竦峙的山岛和繁茂的百草是静态。动静结合,相互映衬,写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通过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诗歌鉴赏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虚实结合:“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是实写,“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是虚写,两个“若”字表明了诗人是想象的。 夸张:诗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显露了诗人豁达的胸襟与伟大的抱负。 诗歌鉴赏 5.读完这首诗,你觉得诗人是用什么方式来抒发情感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 “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写景时实景和虚景相结合,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象,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课堂小结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并默写。 感谢聆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期中测试卷 语文(含答案)(2025-04-24)
初中课外阅读必考内容整理及练习《骆驼祥子》(学案含答案)(2025-04-24)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4—2025下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04-24)
统编版2025年春学期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04-25)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4-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