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4920

13 纪念白求恩 教学课件(共3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71758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七年级,语文,初中,2024,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毛泽东 新课导入 “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 新课导入 这是朱子奇先生写的《白求恩纪念歌》。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的逝世而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看看白求恩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素养目标 1.了解议论文的文体常识;厘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3.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和毫无利己之心的精神。 2.学生本文叙议结合的写法,理解对比论证的方法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理论家。 湖南湘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1893年12月26日生于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14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早期即开始革命活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1921年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论持久战》 《为人民服务》等。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如《沁园春·雪》《卜算子 · 咏梅》《长征》等。他的主要著作收在《毛泽东选集》中。 人物简介 白求恩(1890—1939)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8年初,率领一支医疗队来到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转赴八路军晋察冀边区工作。 1938年11月,率医疗队到山西进行战地救治。 人物简介 1939年2月,白求恩率领“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不顾日军炮火威胁,连续工作69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有一次,当某伤员急需输血时,他主动献了300毫升的血,并且他还倡议成立并参加了志愿输血队。4个月里,行程1500余里,做手术315次。 人物简介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他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来给伤员做手术时感染病毒,仍不顾伤痛又赴前线,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49岁。他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背景链接 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大会,悼念国际友人白求恩,毛泽东同志赠送了花圈,并题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 1939年12月21日———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毛泽东同志写下了这篇文章,初稿写于1939年12月21日,发表在延安刊物《党的工作》上。原题为《学习白求恩》,后改为《纪念白求恩》。 文体知识 议论文 (1)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2)议论文的基本要素: 论点:作者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见解、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根据。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文体知识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分立论、驳论两种。 立论: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的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反驳的方法有:①直接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②通过反驳错误论据来驳倒错误论点;③通过反驳错误论证过程来驳倒错误论点。 读准字音 派遣( ) 狭隘( ) 热忱( ) 拈轻怕重( ) 殉职( ) 鄙薄( ) 纯粹( ) 漠不关心( ) 冀( ) 动机( ) 极端( ) 冷清( ) 佩服( ) 高明( ) 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