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4937

17 猫 教学课件(共4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55552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七年级,语文,初中,2024,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猫 郑振铎 脚穿钉鞋走无声, 不爱吃素爱吃腥, 白天无事打瞌睡, 半夜觅食不点灯。 猜一猜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钱锺书一家与猫 丰子恺与猫 季羡林与狮猫 新课导入 钱钟书帮猫打架,为猫写诗;季羡林的猫亦步亦趋随他散步;宗璞看着猫冢暗自神伤;海明威的著名小说《战地钟声》就是在猫的陪伴下完成的……古往今来,多少人有着爱猫情结并与猫为友。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著名作家郑振铎养猫时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从他养猫的过程中,又领悟到哪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素养目标 1.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理清文章线,把握文章结构。 2.学习本文细节描写的方法,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3.培养关爱动物,珍视生命的情感。 郑振铎(duó)(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建国后曾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作者简介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内容已经触及“五四”时期倡导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义、个性解放……于是他在作品中就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平、民主、博爱的思想。《猫》中,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也感到良心受到谴责,体现了作者勇于自我反思的自省意识,以及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 背景链接 逗( ) 缕( ) 倚( ) 妄( ) 消耗( ) 忧郁( ) 懒惰( ) 怂恿( ) 安详( ) 乞丐( ) 预警( ) 怅然( ) 蜷伏( ) 叮嘱( ) dòu lǚ yǐ wànɡ hào yù duò sǒnɡ yǒnɡ xi ánɡ jǐnɡ chànɡ quán zhǔ ɡài 读准字音 惩戒( ) 悲楚( ) 冤枉( ) 虐待( ) 芙蓉鸟( ) 畏罪潜逃( ) 污涩( ) 红绫( ) 诅骂( ) 相称( ) nüè fú rónɡ qián sè línɡ zǔ chèn chénɡ bēi wang 读准字音 词语解释 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预警:指事先觉察可能发生某种情况的感觉。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蜷伏:弯着身体卧着。 悲楚:悲伤凄楚;悲苦。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 畏罪潜逃: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地逃跑。 把握文意 文章写了三只猫,三个不同的故事,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故事一:家人从隔壁要来一只小猫,可爱有趣,后来生病死去了,家人感到难过、酸辛。 故事二:母亲从舅舅家带回一只小猫,活泼好动,后来被人捉去了,令家人生气、愤恨。 故事三:张妈拾来一只小猫,长得难看又不好玩,被家人误解、追打,最后死在邻家屋脊上。 整体感知 三只猫分别是怎样的呢 默读课文,用横线勾画写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和“我”的情感的语句,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表格。 来历 外形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 “我”的情感 从隔壁要来的 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很活泼 病死 第一只猫 整体感知 花白猫 (1—2) 很受 喜爱 难过、酸辛 第二只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 “我”的情感 更加活泼 浑身黄色的 从舅舅家要来的 丢失 怅然、愤恨、诅咒 路人 整体感知 黄色小猫 (3—14) 全家人都喜爱它 第三只猫 来历 外貌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 “我”的情感 张婶捡来的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 不活泼、 忧郁懒惰 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