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1334

中考化学复习第九单元海水中的化学课件+学案+答案

日期:2025-04-3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115478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化学,中考,复习,第九,单元,海水
    任务一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 流程图 1.[问题思考] 海水提镁:流程中要进行:MgCl2→Mg(OH)2→MgCl2→Mg的转化过程的目的是富集镁离子(或获得更为纯净的氯化镁),能否电解氯化镁溶液制取镁不能,如果不能,还要进行蒸发操作。依次写出各步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类型: ①MgCl2+Ca(OH)2===Mg(OH)2↓+CaCl2、复分解反应; ②+2HCl===MgCl2+2H2O、复分解反应; ③MgCl2Mg+Cl2↑、分解反应。 2.[应用体验] (1)粗盐提纯: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水中还含有Ca2+、Mg2+、等杂质离子,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①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等于7;⑤过滤;⑥蒸发。以上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②③①⑤④⑥(填序号),步骤①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多余的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通过步骤⑤所得沉淀有4种。 (2)海水“制碱”:氨碱工业生产过程中,在Ⅵ中,要先通入氨气,目的是使溶液显碱性,增强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在加压并不断向饱和的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时,碳酸氢钠先结晶析出,原因是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写出步骤Ⅵ的化学方程式: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海水提镁 1.(2024·新泰区域联考)海水是一种重要资源,利用海水可制取镁等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分析该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Ⅰ、操作Ⅲ都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B.固体B是Mg(OH)2,试剂X是盐酸 C.加入NaOH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使MgCl2完全反应 D.处理等量海水,若将NaOH溶液换成石灰乳,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镁的产量 D [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蒸发可以将溶液中的固体结晶出来,所以操作Ⅰ是过滤,操作Ⅲ是蒸发,都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A正确;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固体B是Mg(OH)2,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试剂X是盐酸,B正确;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加入NaOH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使MgCl2完全反应,C正确;无论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与氢氧化钙反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镁元素质量守恒,只要参加反应的氯化镁质量相等,最终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一定相等,但是使用氢氧化钙比氢氧化钠节约成本,D错误。] 2.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60%来自于海水。分离出食盐的海水称作苦卤水,其中含有丰富的MgCl2。工业上以苦卤水为原料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下: (1)写出沉淀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Y与Z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可得X溶液,从而实现了Y的循环利用,则Z的化学式为_____,X溶液的名称是_____。 (3)烘干后得到的MgCl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填化学式)。 (4)关于该流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步骤①②③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纯MgCl2 C.步骤②中过滤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以上反应中包含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解析] (1)牡蛎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沉淀,沉淀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Ca(OH)2+MgCl2===Mg(OH)2↓+CaCl2。 (2)氯化镁电解为分解反应,产物为镁和氯气,单质Y为氯气,氯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故Z是氢气,其化学式为H2。 (3)氢氧化钙如果过量,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