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3126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教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266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 cover
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教案 教学目标 1.关注生活,了解选材的多种途径。 2.能够依照选材标准,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真实、新颖的材料,构思富有新意的作文。 3.选择亲身经历,写得心应手的作文。 教学重点 1.能够依照选材标准,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真实、新颖的材料,构思富有新意的作文。 2.选择亲身经历,写得心应手的作文。 教学难点 选择亲身经历,写得心应手的作文。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阅读课内经典文章,体会文章的选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当你拿起笔来,当台灯的灯纸上的灯光照亮了雪白的稿纸,当稿纸上的每一个空格都忠顺地、无暇地、热切地期待着你赋予它们以色彩和声音、以灵魂和生命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呢? ———王蒙 你会想到了什么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亦或是一个人、一桩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一句话、一首诗?总之,众多的、你所亲身经历的、难忘的日子将涌上你的心头,等着你去编织;众多的、你所熟悉的的人物,来到你的眼前。一幅又一幅的画面,一个又一个的旋律,都将一齐涌上了你的心头、你的笔端……难道不是吗? 这下,我们都困惑了:我到底该写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记叙文该如何选材。 二、怎样选材 (一)选材基础 要说选材,先谈中心(主题)。 什么是中心呢? 就是你要在文章中要表达的贯穿全文的核心,简单的说就是你想要表达什么。确定好的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是选材的基础。 (二)何处选材 1.从生活中寻找(做生活的有心人) ①亲身经历 ②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2.从阅读中挖掘(做阅读有心人) ①历史(著名的人物和事件) ②文学作品(典型的形象及经典的情感寄托与描写) ③报纸、杂志、网络(人物及故事) (三)选材要求 选材要求一:围绕中心 围绕 “母爱”这个主题,你选择哪些材料? 1.我在学校生病了,委屈地跑回家,母亲说:“学校条件太差了,就在家治好了再去上学!” 2.我跌倒了,母亲没有扶我起来,却说:“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3.我悄悄把别人的文具盒拿回家,母亲看见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然后要我连夜送回别人家去。 4.母亲在街上看见一个小偷,不顾个人安危,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了。 5.母亲从不私拆我的信件,也不干涉我的交往,但却经常注意我与什么样的人往来。 材料分析 1.虽然是母爱,但是母亲的溺爱不是我们应该选的题材,所以不能选。 2.围绕中心,而且深刻。母亲独特的爱,是一种新颖的爱的方式,多下笔墨能成为好的材料。 3.题材虽然是母爱,但太多人写,写不出自己的特色。 4.与母爱无关的材料,实际该材料是说的母亲见义勇为。 5.母爱的一种:既尊重孩子,又关心孩子的新材料,很少有人写,此材料易得高分。 选材要求二:真实 学生习作: 写母亲一直关心“我”学习,其中有一段: 记得我六岁的那一年,有一天晚上妈妈摸着我的头,意味深长地对我说:“明明,你明天就上一年级了,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不能再像以前那么贪玩了,以后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成为一名科学家,好好建设我们的祖国。” 材料分析 1.材料陈旧,不是当下发生的事情。 2.内容空洞,刻意说教。 不仅不是好材料,还是十分蹩脚的材料,选择此材料不恰当。 (四)选材技巧 不涉禁区,积极健康;避生就熟,得心应手;弃故纳新,与时俱进 避同求异,独特出众;去粗取精,以一当十;推陈出新,旧材新用 1.不涉禁区,积极健康 “文以载道”,文章要表达思想。思想健康的文章才能给人积极的影响。考试作文的思想内容必须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才能得到认同。中招语文明确要求“思想健康”,有些地方的阅卷负责人一再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