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3389

11.《山地回忆》教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754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地回忆,教案
  • cover
《山地回忆》教案 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2.结合关键语句,抓住细节分析“妞儿”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结合关键语句,抓住细节分析“妞儿”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结合关键语句,抓住细节分析“妞儿”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入:大型史诗级影片《长津湖》于2021年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片,上映后引起了巨大反响。你观看过这部影片吗?有什么感受? 预设:这部电影全景式地再现了战争的惨烈、悲壮,其中“冰雕连”的画面震撼人心,更让人们体会到了战争的冷酷无情。 过渡:在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岁月里,不仅有硝烟弥漫的战场,更有无数感人至深的军民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孙犁先生笔下的一个小村庄,去看看那里发生了怎样平凡却又温暖人心的故事,去认识一群可爱的人。(板书:山地回忆) 设计意图:以熟知的影片导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地引出课文内容,为课堂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2.写作背景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寇展开大规模的扫荡,给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广大抗日军民紧密团结,艰苦奋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49年12月,回忆起当时的战争岁月,孙犁不由感慨万分,写下了这篇体现军民鱼水深情的《山地回忆》。 3.初读感知 (1)听读正音,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朗读音频,标注生字读音,简要概括课文的大致内容。 明确: 字词正音 土靛(diàn) 玉黍(shǔ) 搓(cuō) 沤(òu) 袄襟(ǎo jīn) 瘪(biě) 剪裁(cái) 爬山越岭(lǐng) 被摞(luò) 盈(yíng)余 破绽(zhàn) 碛(qì)口 课文内容: 本文主要写“我”与妞儿因袜子结缘,进而在相处中发生的一系列生活琐事,以及从中体现出的军民情谊。 (2)梳理脉络 默读课文,梳理小说故事脉络,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预设: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由见到故人想买布送他引出对山地生活的回忆。 第二部分(5-83):回忆“我”在阜平和妞儿一家交往的经过以及培养起来的深厚情谊。 第三部分(84-88):回忆结束,写“我”买布送布以及妞儿一家的现状。 (板书:准备买布 山地回忆 买布) (3)感知叙事方式 本文用第一人称讲故事。结合小说的标题,以开头、结尾两部分为例,说说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预设:从叙事的结构来看,买布一事本身是顺叙,做袜子一事相对买布的前一部分是倒叙,相对买布的前后两部分,又是插叙。这样安排,可以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紧凑、自然圆合,也使叙事顺序有所变化,避免平淡单调。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涵;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为后续深入学习课文清除文字障碍,同时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整体认识。 三、课堂活动 (一)活动任务一 1.发布任务 文中主体部分扣住一双袜子展开叙述,主要讲了哪几件事?其中详写和略写的事件分别是什么?试着用思维导图来展示主体部分的写作思路。 2.活动安排 (1)细读课文,边读边找出与“一双袜子”相关的内容,简要总结事件。 (2)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判断详略,并绘制思维导图。 (3)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分享阅读成果,形成小组结论。 (4)小组派代表展示思维导图,分享小组结论,教师相机引导、总结、归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