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4095

第七章 第二节 一 江海交汇之地 练习(解析版)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4819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七,解析,八年级,人教,地理,学年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  江海交汇之地 1.主要省区:① 市;② 省;③ 省。 2.海域与湖泊:④ 海;⑤ 海;⑥ 。 【描图填图】 ·描:描绘长江干流。 ·填:标注京杭运河、长江口。 【易错诊断】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 (   ) 2.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   ) 【练基础 向下扎根】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下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 B.水网稠密,自古水运发达 C.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D.濒临东海和南海 2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主要包括上海市、福建省的北部及浙江省的东北部 B.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C.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中部与南部及安徽省东北部 D.主要包括浙江省、杭州湾、舟山群岛及江苏省东部   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著名“鱼米之乡”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候湿热,黑土肥沃 B.江海交汇之地,交通便利 C.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D.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河流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很大,长江对下游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上游成都平原的有利影响是 ( ) A.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带来丰富的水能资源 B.为成都平原提供便利的河流运输 C.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展淡水鱼养殖和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 D.修建于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可用于灌溉,但无法防洪   如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区域,据此回答5、6题。 5位于图示区域的工业基地是 (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珠三角工业基地 D.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6长江为长三角区域农耕提供的优势条件有( ) ①灌溉水源 ②肥沃土壤 ③平坦地形 ④充足热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省级行政区域及湖泊名称。 省(市):A 市、B 省、 C 省。 湖泊:D 湖。 (2)该地区位于我国三大平原中的 平原,耕地类型为 (水田、旱地),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练综合 向上攀登】 8【易错题】长江三角洲地区濒江临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下列表示其位置的图示正确的是( )  ———渔光互补”发电新模式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地形区最适合大范围推广“渔光互补”模式的是 (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0“渔光互补”模式最有利于 ( ) A.节省土地资源 B.缓解交通压力 C.提高人口素质 D.监测空气质量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格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弓箭型”经济格局。 ①弦:设计图例,并在上图中画出京广铁路线。 ②箭头: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 ③箭:箭是指 (河流),它目前面临哪些生态问题 (2)武汉是沿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该地如何因地制宜规划工业部门,并简述理由。 (3)比较、归纳是地理学习的常用方法。请结合表中信息,按要求填写表中的内容。 区域 名称 比较异 同的自 然地理 要素 相同点 不同点 举例说明该要素对 粮食作物的影响 A地区 都是季 风气候 小麦 B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  江海交汇之地 1.主要省区:①上海市;②江苏省;③浙江省。 2.海域与湖泊:④黄海;⑤东海;⑥太湖。 【描图填图】 ·描:描绘长江干流。 ·填:标注京杭运河、长江口。 【易错诊断】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 ( × ) 2.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