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0891

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2944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2017,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
  • cover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冷和热 (一) (本试题共4页34小题,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每题2分, 共40分) 1.水果店新进了一批黄桃罐头,瓶盖不好打开,店主附了这样的温馨提示:将罐头倒立在盛有热水的碗中,让热水没过罐头盖浸泡2分钟后,就可以轻松拧开了。这样做的原因是 ( )。 A.罐头倒立后,会把盖子顶开 B.热水会进入瓶盖和瓶子之间,起到了润滑的作用 C.瓶盖受热膨胀就松动了 2. 冬天,我们在室外呼吸时,经常能看见从嘴里呼出一团“白气”,这团“白气”其实是 ( )。 A. 水蒸气 B. 空气 C. 小水滴 3.洗手后,湿的手会慢慢变干,这种现象叫 ( )。 A. 融化 B. 凝结 C. 蒸发 4.夏天,在棒冰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气”,这是( )。 A.棒冰周围的水蒸气 B.棒冰里的水分变成的水蒸气 C.棒冰周围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的小水滴 5.水烧开后, 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会 ( )。 A. 逐渐降低 B. 逐渐升高 C. 保持不变 6.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要知道“寒”到底有多“寒”,得借助( )。 A. 水温计 B. 体温计 C. 气温计 7.晾在室外的衣服变干了,这是 的现象 ( )。 A. 水蒸发 B. 水沸腾 C. 水结冰 8.严冬,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户外进入温暖的房间,镜片上会雾蒙蒙的,这是因为 ( )。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 B.热气附着在镜片上 C.空气遇冷放热,凝结成液态空气附着在镜片上 9.欢欢和乐乐在探索“温度的高低是否影响冰的融化”前,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正确的是 ( )。 四年级下学期 科学 第一单元测试 第1 页 共4页 A. B. C. 冰块1 冰块2 温度 30℃ 20℃ 冰块 大小 冰块数量 4块 4块 10.把两块体积、质量完全相同的冰块分别放入如图中的两个烧杯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 甲杯中的冰块融化得快 B. 乙杯中的冰块融化得快 C.两杯中的冰块融化得一样快 11. 向瓶内灌热水后,迅速塞上瓶塞,然而有时会出现塞子自动跳出来的现象,这主要因为瓶内发生了什么情况 ( )。 A.气体受热膨胀 B.塞子受热膨胀 C.水受热膨胀 12.如图,正在结冰的湖面,若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温度计的示数应该是( )。 A. 100℃ B. - 20℃ C. 0℃ 13.小华将纸盒牛奶放入热水中加热,过了一会儿牛奶从吸管中流了出来(如下图),这是因为 ( )。 A. 牛奶盒体积膨胀。 B. 牛奶受热体积膨胀。 C.热水进入了牛奶盒后变多了。 14. 下列不能形成“雾”现象的是 ( )。 A.冬天桌子上一杯热水 B.泡温泉时的泉水 C. 一碗冷面 15.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 )。 A. 熔化 B. 融化 C. 溶解 16.观察冬季和夏季电线 (见图),变化是因为( )。 A.冬季受冷体积膨胀,夏季受热体积收缩。 B.夏季电线正常,冬季受冷发生了故障。 C 冬季受冷体积收缩,夏季受热体积膨胀。 17.生活中遇到的下列三个现象中,哪一个用到了热胀冷缩的原理 ( )。 A.摇晃汽水,气体冒出 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冒“白烟” C.压瘪的乒乓球浸入热水中能重新鼓起来 四年级下学期 科学 第一单元测试 第2页 共4页 18.下列测量水温的方法能得出准确数值的是 ( )。 19.探探发现爷爷会把粮食摊开来晾晒,这样粮食干得快,这说明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 A.空气流动的快慢 B. 温度的高低 C.蒸发面积的大小 20.如图所示的体温计和气温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气温计的温度测量范围比体温计大 B.体温计和气温计在结构和原理上都相同 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二、实验探究题 (每空3分,共30分) (一)水在加热和冷却时,会有很多现象。请阅读图表,完成下面的题。 21.下面测量水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22.冰融化前,温度会持续 ;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 。( )。 A. 上升; 不变 B. 不变; 下降 C. 下降; 不变 23.水沸腾前,温度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