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A)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8分) 1. yā 乌( ) ( )送 ( )轴 ( )梨 2. jù 畏( ) ( )全 ( )体 ( )本 二、选择正确答案。(8分) 1.下列词语中,字的音、形、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眨眼(zhǎ) 幼稚 赴汤蹈火(热水) B. 惆怅(chóu) 防卸 自愧弗如(不) C. 屐齿(jī) 严峻 无独有偶(偶然) D. 剔除(tì) 残暴 焉知非福(怎么,哪里) 2.“浣溪沙”是 ( ) A.诗名 B.词名 C.词牌名 D.标题名 3.下列诗人、诗题与分类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王建———《十五夜望月》———抒情诗 B.叶绍翁———《游园不值》———写景诗 C.于谦———《石灰吟》———咏物诗 D.王之涣———《送元二使安西》———送别诗 4.下列故事与历史人物赵括有关的一项是 ( ) A.纸上谈兵 B.卧薪尝胆 C.负荆请罪 D.四面楚歌 三、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外积累填空。(10分) 1.《为人民服务》是 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作者引用了汉代文学家 的名言“人固有一死, , ”来阐释人死的意义的不同。作者认为,张思德同志的死 ,因为他是为 而死的。 2.春节,王安石用“ ,春风送暖入屠苏”展现万象更新;清明,杜牧用“清明时节雨纷纷, ”描绘凄迷心境;中秋,苏轼用“但愿人长久, ”遥寄美好祝福;重阳,王维用“ ,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无限思念。 四、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共5 处)(5分) 几场春雨过后,沉寂的大地逐渐开始慢慢苏醒。此时的小山村,景色也更加着迷。只见那几十户白墙灰瓦的人家,错落有致地依着山路排列着。山路两旁是挺拔的白杨、苍翠的塔柏。山上的桃树、梨树硕果累累;山下的田野,麦浪起伏,一片金黄。 五、语文与生活。(12分) 绿洲小学六年级开展“经典伴我成长”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前,同学们深入讨论。(3分) 对该读什么书,形成了三种观点: 吕小海:读经典的书,就开阔了精神的视野。王玲玲: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白艳秋: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我认同 的观点。理由是:① ;② 。 2.活动中,同学们积极交流。(7分) (1)请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广博的阅读,让我们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多识草木虫鱼之名,遍览奇山秀水之貌,还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我从孔子的《论语》中读出了 ,从屈原的《楚辞》中读出了 ,从李白的诗行里读出了 ,从苏轼的词话里读出了 。 A.豪放的情怀 B.人生的豁达 C.智慧的思考 D.浪漫的心境 (2)在《水浒传》中有这样的语言描写:“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 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都杀了!”(2分) 书中,说这话的是 (填姓名或绰号),由这段话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是 。 (3)照样子,结合“诗歌主题阅读”推荐古诗词。(3分) 3.活动后,人人要讲述一个“千古风流人物”的故事。(2分) 我想讲一个我国“民族英雄抵御外来入侵”的故事。这位民族英雄的名字是 ,他的主要事迹有: 。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7分) (一)美丽的晕(8分)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 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在甲骨文中,就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