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升初模拟试卷(B)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 (49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 A. 正(zhèng)确 正(zhèng)月 正(zhèng)好 B. 熬(áo)粥 熬(āo)白菜 熬(áo)夜 C. 哄(hǒng)笑 哄(hǒng)骗 起哄(hò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 ) A.行影不离 昂然挺立 爱慕虚荣 B.无可奈何 极力挣扎 入木三分 C.狠之入骨 走头无路 一模一样 D.喜皮笑脸 三心二义 思前想后 3.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选项)(2分) 鼎: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②大;③正当,正在。 (1)人声鼎沸( ) (2)鼎鼎大名( ) 4.依次在横线上填上不同的表示“看”的词语,正确的选项是(3分) ( ) 你骑在马上,可以 阳光透射到清澈的水底。 蓝天,朵朵白云轻轻地飘荡。 战士们手握钢枪 着前方。 站在山顶 ,整个村庄尽收眼底。 A.仰望 俯视 眺望 注视 B.俯视 仰望 注视 眺望 5.用成语替换下列句子中的俗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让我这小脑不发达的人去跳舞,那不是赶着鸭子上架吗 ———强人所难 B.不动脑筋地蛮干,你这跟从井里打水往河里倒有什么区别 ———徒劳无益 C.你不要再这山望着那山高了,脚踏实地干点事才是正经。———见异思迁 D.人家还没说呢,就赶着去解释,你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笑里藏刀 6.下面这几句谚语分别在提醒我们什么呢 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 ③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④拳不离口,曲不离手。 A.多读 多练 多问 多思 B.多思 多问 多读 多练 C.多读 多问 多思 多练 D.多思 多读 多问 多练 7.古诗文中的“四君子”是指(3分) ( ) A. 梅、兰、竹、菊 B. 兰、松、竹、梅 C. 柳、竹、松、梅 8.下列各项中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头悬梁”“锥刺股”分别说的是 和 刻苦学习的故事。 A.车胤 匡衡 B.匡衡 孙康 C.孙敬 苏秦 9.俗语精练、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若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句俗语,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俗语中的“一”字具有特殊的韵味。“ ”,是生活的哲理;“ ”,告诫人们做比说好;“ ”,形象地说明了团结的力量;而“ ”,则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无论物质文明发展到如何繁荣的地步,勤劳、节俭,永远都是我们要保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 ①一千个嘴把式,顶不上一个手把式 ②一个巴掌拍不响 ③一根红线两支花,勤劳节俭不分家 ④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竖不起梁 A. ④①②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①②④③ 10.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语,用得不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A.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就应该明确地指出他的错误,并要求他改正。 B.尽管胡狼潜伏在草丛间,悄悄向猫鼬靠近,但还是被机灵的猫鼬哨兵发现了。 C.与其在家老坐着,还不如出去找同学打打球,做做游戏。 D.不但爸爸妈妈没有时间陪我,而且锻炼了我的自理自立能力。 11.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1)康熙三十四年(1695),太和殿的 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 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3)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 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4)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 ,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A.修复 寂静 毅然 摧毁 B.修建 平静 欣然 毁坏 C.修复 平静 毅然 摧毁 D.修建 寂静 欣然 毁坏 12.下面解释中,与原句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人都有一死,或死得和泰山一样重,或者和鸿毛一样轻 B.人都是要死的,或者死得比泰山还重,或者死得比鸿毛还轻 C.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