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年湖北省中考化学重难点复习 第10讲 溶 液 1.溶液 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__的混合物 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组成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____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 均一 稳定 水 不同 不同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③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一种 ④一种溶剂可以溶解多种物质 ⑤将铁粉加入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溶质为氯化铁 ⑥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⑦溶剂可以不是水 ⑧溶质一定是固体 ⑨物质溶于水时一定会放出热量 ⑩氧化钙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钙溶液,该溶解过程放热 20 ℃时,10 mL氢氧化钠溶液和10 mL水混合得到20 mL溶液 ④⑦ 2.如图所示的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的目的。 能 1.概念:在一定_____下,向一定量_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_____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温度 溶剂 不能 还能 3.结晶方法 (1)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_____(填“较大”或“较小”,下同)的物质,如KNO3。 (2)蒸发溶剂法(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___的物质,如NaCl。 较大 较小 ③ 3.下列有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及结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①NaCl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KNO3 ②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③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④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⑤某溶液恒温蒸发10 g水,析出2 g固体;再恒温蒸发10 g水,析出的固体一定是2 g ⑥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1.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 (2)影响因素 ①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 a.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如KNO3、NH4Cl等。 b.少数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_____,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如Ca(OH)2。 100 g 一定温度 饱和 增大 很小 减小 质量 (3)溶解性(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 ℃) 溶解度/g <0.01 0.01~1 1~10 >10 一般称为 ____溶 ____溶 ____溶 ____溶 难 微 可 易 2.气体溶解度 (1)定义: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内因:气体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②外因: a.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下同),如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 b.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如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3.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详见本册P23 增大 减小 4.下列有关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填序号)。 ①溶解度为0.5 g的物质是微溶物质 ②20 ℃时,A的溶解度为20 g,表示100 g A的溶液中有20 g A物质 ③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增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④20 ℃时30 g KNO3溶解在100 g水中,则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0 g ⑤恒温蒸发NaCl饱和溶液的过程中,NaCl质量分数不变,但溶质、溶剂质量都在减少 ⑥某温度下两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⑦一定温度下,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所得溶液质量大 ⑧一定温度下,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溶解度大的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⑤⑧ 溶质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