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6264

6.老山界 课件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60498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老山,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wēi yí páng bó mín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其中有一座山岭叫做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也是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它被称为老山界,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巅”的美誉,本文写的就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老山界的情境。 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座“难”翻的山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老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历吧。 6 老山界 陆定一 学习目标 1.识记“攀谈、苛捐杂税”等词的音形和作者简介。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文章结构。 3.学习红军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难点) 作者介绍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5年,陆定一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起他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途中他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79年起,历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背景资料 1934年12月,红军强渡湘江后进入越城岭山区,国民党判断出红军北去湘西的意图,于是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构筑封锁线,打算阻拦红军北上。在毛泽东的倡议下,红军暂时改变了去湘西的计划,决定西进,为此需要翻越老山界:一是因为它是红军去湘西的必经之路;二是因为当时形势紧急,没有更多的时间绕行;三是因为翻越老山界是国民党始料未及的。本文叙述的就是此次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读读写写 pān yè qiào guàn jǔ jué 攀谈 呜咽 峭壁 灌输 骨碌 咀嚼 gū lu 督促 dū 多音字 预习检查 jiáo 嚼舌 jué 咀嚼 嚼 chéng 盛饭 shèng 盛开 盛 jiào 倒嚼 咽 yān yàn yè 咽喉 咽气 呜咽 词语解释 【苛捐杂税】 【酣然入梦】 【不可捉摸】 畅快地入睡。 指繁重的捐税。捐:赋税。 不可预料。 kē shuì hān zhuō mō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2.再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并填写下列表格。 时间 地点 人物及活动 第 一 天 下午 山沟 红军沿着山沟向上走 傍晚 宣传部同志 与瑶民攀谈 天黑 山脚往上 红军战士 夜里 红军战士露宿 半夜 瑶民家 准备爬山 半山腰 “我”冻醒 半山腰 时间 地点 人物及活动 第 二 天 黎明 以后 上山路上 下午 “我”和很多战士 到达山顶,稍微休息后下山,煮粥吃 红军战士, 吃饭继续爬山 山顶和 下山路上 3.本文是以 变化 和 转移来记叙整件事的。 时间 地点 采取时间顺序的好处? 使文章脉络清晰; 使文中的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 按时间顺序先设置悬念后作解释,产生扣人心弦的效果。 划分文章层次 老 山 界 第一部分(1)决定翻山。 第二部分(2-32)翻山经过。 第三部分(33)翻山之后。 学习目标 1.梳理红军遇到的困难和应对困难时的态度。 2.学习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和重点词语。(重点) 3.学习红军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难点)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 “ 难 ” 表现在哪些方面?红军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这些困难? 难 走路难 睡觉难 吃饭难 处境难 悬崖峭壁 山高路险 路窄石硬 寒气逼人 粮食短缺 忍饥爬山 敌人追击 枪声密集 打趣逗笑 奋勇登山 毫不畏惧 嘲笑敌机 鼓起勇气 继续前进 酣然入梦 观赏夜景 决定翻山 — 老山界 — 开篇点题 翻山之后 — 困难 “ 小得很 ” — 呼应开头 深化中心 翻山经过 2、本文的景物描写非常精彩,请对以下语段进行赏析。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 只见火把排成许多 “ 之 ” 字形,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