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物态变化(3) 【新教材】考点精练 考点一 汽化现象 1. (2024 鹿城区二模)如图是“炒酸奶”的制作过程:将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最终只留下固态酸奶。该制作过程中液态氮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熔化 C.汽化 D.液化 【答案】C 【解答】解: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最终只留下固态酸奶,说明酸奶凝固放热,液态氮变成气态氮,汽化吸热。 故选:C。 考点二 蒸发 2. [新考向·科学素养](2025 鹿城区校级一模)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节能灯”———省油灯”,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有助于减慢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关于“省油灯”减慢油蒸发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油的温度 B.减小油的表面积 C.减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D.减少油的体积 【答案】A 【解答】解:油在燃烧的过程中,温度升高,会不断地蒸发,在灯盏上方容器中盛油,在夹层中注水以降低油的温度,减少了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效果。 故选:A。 考点三 沸腾 3.(2023春 鄞州区期中)小科在“探究水的沸腾”。当水沸腾时,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沸腾时的情况如图 (选填“A”或“B”)所示,上升的气泡内主要是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小科前后绘制了两次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 。 【答案】A;水蒸气;不变。 【解答】解:水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气泡不断增大,所以A图是沸腾的情况,上升的气泡主要是水蒸气;从图示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A;水蒸气;不变。 4.(2024春 镇海区校级期中)某兴趣小组以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小烧杯盛等量的水,在同一环境下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酒精加热,乙杯为隔水加热,丙杯为隔油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小烧杯外大烧杯中物质的温度已处于一稳定值,关于此时小烧杯中水的说法正确的( ) A.甲、乙、丙温度均相同,但只有乙、丙中水沸腾 B.甲、乙、丙温度均相同,但只有丙中水沸腾 C.三杯水温度是t甲<t乙=t丙,只有乙、丙中水沸腾 D.三杯水温度是t甲<t乙=t丙,只有丙中水沸腾 【答案】D 【解答】解: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大烧杯中物质的温度已处于一稳定值说明酒精,水和油正在沸腾。要让小烧杯中的水沸腾必须要达到水的沸点和继续吸收热量。对于甲而言,无法达到水的沸点,所以甲中的水不会沸腾;对于乙而言,杯内外水的温度相同,无法吸收热量,所以乙中的水不会沸腾;对于丙而言,油温高于水温,满足水沸腾的条件,所以丙中的水会沸腾。 故选:D。 5.(2023秋 湖州期末)小科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 (1)在实验前,组装实验器材的合理顺序是 (填选项序号)。 A.烧杯 B.酒精灯 C.温度计 D.铁圈及石棉网 E.有孔圆形硬纸板 (2)小科水温达到90℃开始,每隔1min记录=次水的温度,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在图乙中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水温/℃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3)他接下来又完成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小试管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夹持装置未画出),发现A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 【答案】(1)BDAEC;(2)见解答;(3)不会。 【解答】解:(1)酒精灯要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酒精灯,由其外焰高度确定铁圈及石棉网的高度;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所以接着应放置烧杯,有孔圆形硬纸板,最后安装温度计。即顺序为BDAEC;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3)由于大烧杯中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