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6952

2025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10732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一模
  • cover
九年级化学练习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收回。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Na23 Mg24 Cl35.5 K39 Ca40 Fe56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天然气燃烧 B. 浓盐酸挥发 C. 火药爆炸 D. 食物腐败 2. 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华阳国志》:“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加热蒸发可得食盐 B. 《天工开物》:“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金的延展性强 C. 《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肘后备急方》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蒸馏 3. 下列排序错误的是 A. 含碳量:生铁钢 B. 溶解性: C. 地壳中元素含量: D. 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氧气>氮气 4. 铕是一种稀土元素,可用作电视屏幕的荧光粉。如图为铕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销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3 B. 铕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3 C. 一个铕原子的质量为 D. 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5.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测溶液pH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C. 放置洗净的试管 D. 用橡皮塞塞住试管 6. 某农田中种植的农作物叶色发黄、易倒伏,为解决上述问题,应施用的化肥是 A. B. C. KCl D. 7. “绿色环保,健康生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推广使用脱硫煤,减少酸雨的发生 B. 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C. 使用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D. 未经处理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 8. 对化学概念进行归纳,是学习化学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物质组成、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D.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核内质子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成的 9. 下列各组离子在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 A. B. C. D. 10.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A. 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B. 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C. 中的“2”:表示两个氮元素 D. 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 B.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故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C.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故两者没有发生反应 D. 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故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12. 同学们在实验室配制100g1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操作不正确的步骤是①② B 用托盘天平称量16g氯化钠 C. 用50mL量筒量取84mL的水(水的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3) D. 配制溶液的烧杯若用少量蒸馏水润洗,会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3.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验证溶解吸热 B. 利用简易净水器获得纯水 C. 探究铁生锈需要水 D. 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 14.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 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 时丙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D. 时,各取相同质量的甲和乙固体,分别加水至恰好完全溶解,然后降温至,此时所得甲溶液的质量大于乙溶液的质量 15. 下列图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