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7787

10.古诗二首(两课时)教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541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六单元 单元内容概述: 本单元围绕“夏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浪花》、《荷叶圆圆》、《要下雨了》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夏天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美好。其中古诗描绘了夏天的美景,《浪花》感受在夏日海边与浪花为伴的快乐,《荷叶圆圆》表达了夏天的情趣,《要下雨了》通过童话的方式说明了夏天的气象常识。课文编排既有传统文化的渗透,又有儿童情趣的渲染,语言优美而充满想象,行文简洁而富有韵律,适合儿童诵读和积累。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一年级下册关于理解词语的单元重点出现了两次,类似的单元重点曾在第三单元出现过,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本单元的教学则更偏向于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入手,调动他们的情感理解词语。这一教学内容在第4篇课文《要下雨了》中结合泡泡的提示点明要求。教学时要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可在《古诗二首》中作适当铺垫,在《荷叶圆圆》中学习运用这种方法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在学习《要下雨了》时让学生自主尝试运用这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生活经验与课文内容的有效对接,从而更好地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此外,《荷叶圆圆》中可学习句子的多样表达,练习仿写;积累“荷叶是我的摇篮”这样的比喻句,有能力的学生可以练习仿说。《要下雨了》要进一步体会“呢、呀、吧”等语气词的表达与运用,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朗读指导要抓住课文特点进行教学。《古诗二首》要读出古诗的节奏,并背诵积累;《荷叶圆圆》在读出情趣的基础上,能借助课文句式相近、段落反复的结构特点进行背诵。《要下雨了》要重点关注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能读好问和答的语气。 单元核心目标: 识字与写字: 1.认识本单元5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4个生字。 2.联系生活学习与夏天有关的词串。 3.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能正确抄写句子。 4.通过认识食品包装识字,并乐于与同学分享。 阅读与鉴赏: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带有“呢、呀、吧”的问句和感叹句。 2.能运用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等方式理解“摇篮、潮湿”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读出古诗的节奏和儿童诗的韵味,能分角色读好文中的对话;尝试依据课文句式相近、段落反复的结构特点背诵课文。 4.朗读积累气象谚语。 5.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感受阅读的乐趣,体会夏夜的美好和同伴互助的温暖。 表达与交流: 1.通过扩写句子学习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写具体。 2.学习“荷叶绿绿的、圆圆的”这类句子的多样表达,并积累文中的比喻句。 10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小池》。 2.认识12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6个汉字。 3.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色,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 难点: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小池》。 2.认识“诗、首、偷、浮、萍”5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首、池、采”3个汉字。 执教时间 2025年 月 ___日 前置学习 1.将课文大声读3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主学习书后一类字、识记二类字。 3.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简介作者,看图激趣 1.生齐背古诗《草》,师点明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师简介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生动自然,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能读懂,是唐代写诗最多的一位诗人。 2.师过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其中第一首《池上》的作者是白居易。 3.师板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