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8973

9 《说“木叶”》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222872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林庚 诗人风骨 学者风范 皎如白雪,煦如阳春。 ———吴组缃 他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总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 他纯真、率真、赤诚,就像一个真正的孩子。而这是做一个大师最大的特点。 钱理群 袁行霈 解题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艺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文学评论又叫“文艺评论”,既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式。其任务在于揭示艺术现象中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规律,以提高文艺创作的水平;还要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作品,培养和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这个评价有一定论证过程,但作品分析就未必对作品要有总评价。 文学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视评论。 找出《同步练习册》P53-56, 根据提示理解文章相关内容, 并做相关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其中文章的第2和3自然段比较难梳理,但是这两段又非常有特色,所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找出第2和3自然段的所有问句,并分别找出问题的答案。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片叶中说诗情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韦应物的“落叶满空山,无处寻行迹”,都很精彩啊!林庚先生,你为什么说“落叶”就没有好诗呢?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那个“木”就是树,那个“木”就是茂盛的。杜甫是要用草木的茂密来反衬国家的衰败,对不对?再比如,“木”和“木叶”,就一定是干燥的吗?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陆游的“木叶最宜新雨后,鸟声更胜暮春时”,对这些“木”,你有什么感觉? “阴阴夏木啭黄鹂”,这“木”,可是一片浓荫的感觉呀! 生:“木叶”“新雨”,也不干燥呀! 师:其实林庚先生要写真正的严格的论文,还需要用现代统计学的方法,把所有中国古典诗歌中包含有“落叶”“木叶”的诗句全部找出来,进行大数据统计,然后再分析。所以,这篇文章还是有瑕疵的。 小视点(1-3) 深分析(4-6) 大道理(7) 一字千金 一字千里 一字之差 一字千金: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文辞精彩奇妙。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林庚先生在文中提出“木”含有微黄、干燥的艺术特征,按照这个理论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换成“病木前头万树春”似乎更恰当,你认为如何?请说出理由。 【答案】(1)赞成“病木前头万树春”的理由:“木”字所暗示的颜色更接近黄色,有干燥之感,“病木”搭配更恰当。“树”字中包含着饱满、绵密、苍翠的语言暗示性,“万树春”更能体现出欣欣向荣的春意,符合诗歌想表达的意境。 (2)赞成“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由: “木”和“树”都是仄声,在平仄上来说,可以互换。但从声韵的协调上来说,“万木春”比“万树春”更加和谐。正如杜甫《登高》中使用“落木”而非“落叶”或“落树”,“木”字更适合营造一种宏大、开阔的意境,故“万木”的搭配更恰切。 下列序号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①“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②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④后皇嘉树,橘徕服兮⑤ ? ① ② ③ ④ ⑤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C 第五段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