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这是一次怎样的“遇见”? 是一次失意诗人与琵琶女的相遇。 在浔阳江头,诗人偶遇从京城沦落至此的琵琶女,听她弹琵琶曲,讲述人生经历,诗人因感怀琵琶女的身世变迁,感怀自己的被贬而泪流满面的故事。 一、整体感知,解读形象 请围绕这次“遇见”,理清诗歌脉络,概括各段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段落 事件 第一段 诗人于秋夜浔阳江头送别友人 第二段 诗人江上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 琵琶女自述身世 第四段 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第五段 琵琶女重弹琵琶,诗人泪湿青衫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内涵? 青年时代 :色艺超群 名噪京城 醉酒欢歌 家庭变故 :年长色衰 门庭冷落 嫁作商妇 丈夫薄情 :独守空船 痛不欲生 悔恨交加 浔阳江边 :风寒月冷 独守空船 孤单凄凉 琵琶女身世 唐宪宗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杀,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有又愤慨。到江洲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到江洲的第二年,他到江边送客,偶遇琵琶女,从她悲苦的身世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了他沦落天涯的愁苦之情,于是写下了这篇著名的长诗。 写作背景 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京城作官、高官厚禄、身居高位、名动京师 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谪官 谪居九江,凄凉落魄 当年 京官 而今 诗人身世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内涵? 一是同忆京城:琵琶女“自言本是京城女”,白居易也说“我从去年辞帝京”。原来同在京城,如今沦落异乡,天涯人对天涯人。 二是同叹年华付流水:琵琶女“十三学得琵琶成”,“曲罢曾教善才服”,如今“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年少才富,名动京城,如今“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怀才不遇,苦情相同,苦情人对苦情人。 三是同感处境悲凉:琵琶女只身沦落江边,“去来江口守空船”,白居易谪居浔阳地僻,“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景物凄凉心欲碎,断肠人对断肠人。 五是同在天涯望明月:琵琶女望夫婿,“绕船明月江水寒”,白居易送客,“别时茫茫江浸月”。寂寞秋江月光冷,同感身世飘零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内涵? 四是同滴辛酸泪:琵琶女“梦啼妆泪红阑干”,白居易是“江州司马青衫湿”。泪痕相照,流泪眼看流泪眼。 都出自京都;都才华出众; 曾经都意气风华,如今都落魄失意。 暗线 明线 双线交织,两个形象心灵沟通,怨恨相交,谪情离恨奔涌而出,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 以人物为线索 琵琶女的身世 诗人的感受 结构特色 二、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江月与伤感的遇见 诗中有四处以「江、月」寄寓情感,试说明其意涵。 诗人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就在主客即将分别时,沉浸在茫茫江水中一轮惨白的月影映入眼帘。想想自己客居他乡,前路茫茫,今朝又和朋友分别,离愁别绪顿时涌上心头。此情此景,把秋意之浓烈,离别之凄苦渲染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不禁顿生无限伤感,也为下文叙写琵琶女的不幸身世和抒写诗人的迁谪漂流作铺垫。 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一句写音乐结束时的寂静环境。音乐已经结束,但琵琶女的感情仍在扩散,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被音乐中的感情打动。该句情景交融,衬托了音乐效果,营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