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第一次阶段性检测高二语文(学科) 【答案】 1. A 2. C 3. C 4. 【参考答案】①较为开放,轻佚放荡。 ②原始古朴。 ③包含神秘元素,有神秘气息。 5. 【参考答案】 纯朴、热情。 原因:处于殷商有着自由任意恋爱古俗的殷商旧地。 异:《静女》中的女子,主动追求,充满期盼。《氓》中的女子,由坚定、始终不渝转为无奈、软弱。 原因:《氓》中女子不能摆脱礼教重压。 6. B 7. A 8. 【参考答案】①“种橘”代指写作,也喻指文学创作。 ②“种橘”取典屈原《橘颂》,蕴含着对屈原及其写作的缅怀与致敬。 ③“种橘”是作者儿时故乡的农业活动,作者的父亲、仙叔都种过橘树,也体现了对故乡以及亲人的怀念。 ④“种橘”也是一种对抗生命不确定性的心态与生活方式。文中写道“仙叔以种橘的方式度过了最悲伤的日子”,“种橘”也代表写作与生命的不确定性。 9. 【参考答案】 ①文学创作具有独特性,每个作者的创作都是独一无二的。屈原《离骚》与杜甫《蜀相》虽均为中国诗歌的经典,但各具特色、各有所长。 ②文学创作并不都能获得他人的理解,文学创作应遵从内心,不以他人的理解与赏识为写作目标。屈原、杜甫生前的写作并未得到知音理解,但其作品《离骚》《蜀相》写出了诗人心志,流芳千古。 ③文学创作如同种树一样,具有不确定性。屈原与杜甫看似均植下橘树(同样都是创作诗歌),但收获的果实不一定完全相同(骚体与律诗同为诗歌,但体式各异,体现了两种诗体的独特魅力),因此文学创作应顺其自然,不刻意追求写作的顺利。 10. 【参考答案】BDE 11. D 12. D 13. 【参考答案】(1)阐明广大崇高的道德,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透彻明白。 (2)违背准绳而追随邪佞,竞相把迎合讨好奉作法度。 14. 【参考答案】 ①志趣高洁; ②行为端正; ③洁身自好。 15. A 16. ①想象燕子归来时寻春无着,只看到池塘碧水的情景,流露出孤寂感伤的客居之愁(或家国隐恨)。 ②设问、拟人,借燕子的询问生动形象地写出伤春之情(或孤寂感伤的客居之愁或家国隐恨)。 ③以景衬情,以归燕和池塘碧色衬托出作者孤寂感伤的客居之愁(或家国隐恨)。 ④“自”,只有池塘的水是碧绿的,写出了池水无情,表现出环境的凄清以及作者的孤寂感伤之情(或家国隐恨)。 17. (1)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2)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规矩而改错 (3)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18. B 19. 【参考答案】①静谧的文化空间 ②营造“处处可学” ③阅读的氛围感与仪式感 20. 【参考答案】(1)法不责众 (2)一蹴而就 (3)双管齐下 21. 【参考答案】③⑦ 22. 【参考答案】近年来,围绕网络暴力等突出问题的治理,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等工作深入推进,此类乱象得到有效遏制,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23. 【参考例文】 勇敢发声,激昂青春 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的确,语言是有力量的。良言善语不仅可以温暖人心,还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惊人力量。诸葛亮以一人之辩,使司徒王朗撞死于马下,重于九鼎之宝;烛之武凭三寸之舌,救郑国于危亡之际,强于百万之师。 但我更钦佩“鲁迅们”的言语,言众人不敢之言,言他人不察之言,如刀如剑,似枪胜炮,揭开“天灵”,启人心智。我坚定地认为,当代青年不仅要善言,更迫切地要敢言,正如鲁迅先生的慷慨之言,“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真心话表达出来。”这样的语言更有开山破土之势,开天辟地之力。青年人当在敢言中激扬青春。 善言是为人处世灵巧的智慧,而敢言是远见卓识非凡的勇敢。回到山河动荡,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若不是有人敢于站出来,直言旧社会的弊端,指出中国前进的方向,又何来群众的觉醒,民族的解放呢?也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