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4976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共2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314744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春节申遗成功 2024年12月4日 ,春节成功申遗!这是中国文化的高光时刻,更是世界对春节所蕴含人文精神的认可。阖家团圆、传承习俗、传递祝福,人文精神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呢? 新课导入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春节的习俗分析,知道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中华人文精神,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通过议学活动的探讨,了解中华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的深远影响,进一步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政治认同 责任意识 自主学习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PART 1 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 甲同学 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 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 结合以上同学的讨论,谈谈所体现的 中华人文精神及其对你的启示? 生活观察 ①体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启示:要尊重他人的差异,学会包容、 友善待人、与人和谐相处。 ②体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启示:要扩大阅读,丰富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 ③体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启示:要培养审美情趣、塑造审美气质。 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启示:要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 世界的和谐统一,坚守做人品格。 学习目标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重要性)P58-59+62 ②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P59) ③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P62) ①强调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P58蓝字)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重要性)P58-59+62 KNOWLEDGE INDUCTION 什么是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讲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 思考:结合材料,思考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对各种精神文化的高度珍视。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于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人文精神 中 国 风 PART 2 中华人文精神的体现 瑰宝一:从“将相和“中悟处事方法 思考:1.廉颇和蔺相如的身份分别是什么? 2.面对廉颇的做法,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出发点是什么? 环节二:探寻瑰宝,悟中华人文精神 瑰宝一:从“将相和“中悟处事方法 蔺相如 廉颇 文臣 武将 绕道而行,故意避让廉颇, 不起正面冲突,展现包容大度 认识到自己的鲁莽,主动负荆请罪,成为刎颈之交 共同目标: 保卫赵国安危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面对矛盾冲突,他们尊重不同身份差异,追求共同目标,以和为贵,促进和谐相处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内涵 作用 ①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 ②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①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 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