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5247

21.芦花鞋随堂练(含答案)

日期:2025-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488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芦花,鞋随,堂练,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芦花鞋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青铜葵花》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写的。 A.路遥 B.冰心 C.叶圣陶 D.曹文轩 2.对文中描写“雪”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句子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用来烘托人物特点。 B.文章反复运用“抛落”一词,写出了雪下得非常大。 C.通过描写雪景,写出了大麦地这个地方冬天景致的美丽。 D.通过写雪景,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表现了青铜的懂事,吃苦耐劳。 3.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B.那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 C.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D.那柔软的芦花,竟像是长在上面的一般。 4.青铜一家人冬天编芦花鞋的真正原因是( ) A.芦花鞋那柔软的芦花,外观漂亮,大家都喜欢。 B.芦花鞋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冬天穿着暖和舒适。 C.青铜一家生活艰辛,编鞋可以换来一笔很重要的收入。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芦花鞋的温暖与美好。 B.当城里人买鞋时,青铜没有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表现了青铜心地善良。 C.青铜在寒冷的冬天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说明他很有商业头脑。 D.青铜在大雪天去卖芦花鞋,表现出他勤劳、不畏艰辛的品质。 二、填空题 6.根据课文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 )的寒冷 ( )的街面 ( )的绒毛 ( )地踩着雪 ( )地一摊手 ( )地抛落 7.形近字组词。 绳( ) 倾( ) 祈( ) 拔( ) 编( ) 蝇( ) 顷( ) 析( ) 拨( ) 偏( ) 8.多音字组词。 塞 sāi( ) 强 qiáng ( ) 吧bā( ) sè ( ) jiàng ( ) ba( ) 9.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1)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和 ,表现鞋子 和 的特点,为后文大家争先购买做了 (①铺垫 ②衬托 ③过渡)。 (2)照样子,写句子。 ,既像 ,又像 。 10.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那鞋的制作工序是: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 用流程图表示芦花鞋的制作工序: → → 。 2.被风一吹,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稻草来。让人想到落在树上的鸟,风吹起时,细软的绒毛被吹开,露出身子来。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作者由芦花鞋上的芦花被风吹开露出稻草,联想到 。画“ ”部分是一个比喻句,写出了芦花鞋既 又 的特点。 3.他们或背着包,或提着包,一路说笑着,一路咯吱咯吱地踩着雪走过来。 照样子,用加点字写一句话: 。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有一个人朝他追了过来并在他身后大声喊着孩子你停一停。(加标点) 2.那十双被雪地映照着的芦花鞋,一下吸引住了他们。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3.那鞋的制作工序是: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用加点词语写连续动作) 4.两双鞋像四只鸟窝。两双鞋像两对鸟。(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外文段,回答问题。 我出生以后,家境仍然是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举人的太太,我管她叫奶奶,她很喜欢我。我三四岁的时候,每天一睁眼,就跑到奶奶跟前,只见她把手一卷,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半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中,递给我。我吃起来,仿佛是龙胆凤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比白面馒头更好吃的东西。这白面馒头是她的两个儿子特别孝敬她的。她喜欢我这个孙子,每天总省下半个留给我吃。在长达几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