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散文诗,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这句话既符合学生的语言习惯,又能让学生体会到运用叠词在表达中带给人的不同感受。课文第2-5自然段结构相似,句式相同,都是通过“荷叶是我的_____”这样的比喻句,写出了对于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荷叶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然后再通过描写动作的句子,描述小伙伴们在荷叶的陪伴下做什么。从而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夏天的美好。教师在教授这一部分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荷叶还可以是谁的什么?在锻炼学生“说”的能力的同时,体现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与运用。除去“圆圆的、绿绿的”这两个词语,课文中还有“亮晶晶、呱呱地、笑嘻嘻、一朵朵”以及“游来游去、很美很美”等词语,在语言表达上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情分析 学生正值一年级下学期的后半段学习,暑热浮动,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夏天来了。这个单元正是围绕着“夏天”这个主题编排的,学生们要在不同类型的课文中了解夏天的特点,感受到夏天的美好,特别是通过《荷叶圆圆》这一课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积累优美而充满想象的句子。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热爱中国语言文字,体会汉语之美。 语言运用:读好有叠词的句子,读好对话。 思维能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审美创造:感受夏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1.认识“珠、摇、篮”等12 个生字,会写“机、台”等6个生字,规范书写笔画“横折弯”。 2.能结合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歌台、笑嘻嘻”等词语的意思,做动作知道“躺、立、蹲、游”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句式练习说话、写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有一个小谜语,请你们猜猜看。 池里一只船, 大水盛不满。 小雨纷纷落上头, 好似珍珠一串串。 2.引入课题,随文识字。 教师肯定学生猜出的谜底,并板书“荷叶”。 3.初读课文,启发想象。 这又圆又绿的荷叶吸引了很多小伙伴,他们在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美丽的散文诗吧,请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猜谜语引入,是依据低年级孩子兴趣优先的学习偏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维。 环节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欣赏。 2.学生自读,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请大家试着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3.汇报结果,再读课文。 谁来说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好读的生字可以圈出来再读几遍。 4.游戏练习,认读生字。 (1)生字朋友们就躲在荷叶后面呢,我们快去读读吧! (2)课文中这么多生字,你们和哪些交上了好朋友?能说说你们都是怎样认识的? (3)一些字有的同学可能还不太认识,我们一起来做开火车的游戏吧!开火车读准字音。 5.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教师朗读导入,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注重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环节三:再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1.再读课文,训练思维。 师:赶快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荷叶都吸引了哪些小伙伴。 2.提取信息,抓住生成。 教师根据学生生成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 3.图文对照,游戏巩固。 游戏:教师请学生把图片“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和词语卡片一一对应起来。 4.以生为本,自由选读。 师:你最喜欢哪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